农场劳动一般安排在星期六下午。劳动过后,学生就可以回家拿米、拿菜。
有一次农场劳动,师生们共同成功抢救落水同学的情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下午,在锄完草以后,到了学生回家的时间。
学生们归心似箭,一窝蜂似的跑到河边,抢着过渡。这个场面来得很突然,老师们事先没思想准备,任老师们怎么阻拦,也无济于事。
老师们急忙赶到渡口,只见六个学生已经跳上了竹排。有的学生还准备向竹排上跳。
眼看竹排在渐渐下沉。
竹排上的学生全是山里孩子,不懂水性,一个个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就在这时,竹排翻了,排上的学生全部掉进了河水里!
岸上的师生,除我以外,没有一个识水性的。大家只能站在岸上,伸长手臂,把长柄锄头伸向落水的同学。可是,任岸上的师生喊破嗓子,水里的同学也没有一个来抓住锄头,他们只顾在水中糊乱挣扎。
这时,河对岸的机关干部和居民也被惊动了,都站在后门口,爱莫能助,只是叫喊,指导他们对岸的师生怎么做。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两位老师,抛下手中的锄头,要往河里跳。我脑子里一闪念:他们不会游泳!我猛的把他们推向后面。在他们的激励下,我丢下手中的锄头,“扑通”一下跳进水里。
没想到,水下的学生见到我,一个个本能地,死命抓住我,扒在我身上。我心里慌了。
我想呼喊岸上的人,叫他们用锄头钩住竹排,别让竹排被流动的河水冲走,可是我在水里怎么也无法把头露出水面。
我心里明白:必须尽快摆脱身上的羁绊。
于是,我有意把身子向水底潜下去。这一下很有效,杀那间,扒在我身上的学生全放了手。
我能自如了。
我首先用左右手分别抓住一个姓范和一个姓张的男生,叫他们张开嘴巴、屏住呼吸、把头埋在水里,以增加他们的浮力。他们很配合,我较顺利地把他们推到了竹排旁。
原打算让他们爬上竹排,可是,当他们向上爬时,竹排就向他们爬的一侧站立起来。尝试了好几次,怎么也爬不上去。时间来不及了!我只好让他们死死抓住竹排一侧的边沿。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又稳住了两个男生。所不同的是:在岸上师生们的指引下,我把这两个男生送到了竹排的另一侧,以便竹排受力平衡。
水中还有两个女生。
我抓住一个姓余的女生的头发,使劲向上提。由于用力过猛,“反作用力”过大,她的头露出了水面,我却沉了下去。
待我再次将头露出水面时,我发现,竹排旁的两位男同学,各伸出一只手,把她拉到竹排旁,并且帮助她,抓住了竹排。
岸上的师生,心急如焚,众志成城。
机灵的魏祖胜同学,组织大家玩起了“拔萝卜”。他指挥同学们,列成纵队,面向河水,让后面的逐个使劲拉住前面的。然后,他站在河岸的最边沿,让背后的那个同学,也使劲拉住他。他极力向前倾着身子,把手中的长柄锄头伸向远处,等待时机。
水中最后还剩下一个姓刘的女生,看样子她已经乱了理智,在水中胡乱挣扎,我根本无法接近她。这个女生身体比较肥胖,我为了不让她抓住,就钻到水下,用双手抱住她的一只脚,使劲向岸边推。我只觉得她在拼命地、胡乱地“弹”过不停。
我已经对方位,失去了辨别能力,推着这个女生,盲目地在水里打转转。幸亏岸上师生们高声呼叫,不停指点,我才找准了方向,把她推到了岸边。
形势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悬在竹排上的五个学生,随时还有脱离竹排,沉入水底的危险。
我回转头,游到竹排旁,试图把竹排推向岸边。可是,竹排不能前进一步,因为五个学生的下身全在水里,产生了相当大的阻力。我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岸上不知是谁,向我递来一把锄头,我很快就理会了他的用意。我连忙用锄头钩住竹排,一只手抓住锄头柄。就在这时,我见站在岸边的魏祖胜,极其敏捷地把手中的锄头向我伸了过来。我急忙用另一只手抓住它。顿时,我只觉得我的一双手臂,剧痛得厉害,像在“五马分尸”。
竹排在一步一步向岸边移动,落入水中的学生,全部被安全救上了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