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抗击洪水到邯山(2 / 2)

“立刻煮一锅浓姜汤,越快越好。”我吩咐着这名健妇。然后,回过头来,对着邯国主说道:“邯国主你这是着急上火了,不是附魔,不用担心,你就在这里安心养病,给柯儿找一位熟悉情形的头人就行了。”

“不用找了,我就是邯山国的大农办。”刚才带我们进来的人沉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健妇端着一碗浓姜汤走了进来,我连忙说道:“有蜂蜜吗?”

“有。”这名健妇放下汤碗,随即又反身走了出去。

回来时,带来了一个小陶罐,我急忙打开陶罐,用筷子挑起一块蜜蜡,放在滚烫的浓姜汤里,再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着,直到蜜蜡全部融化为止。

“来,邯国主,把这碗浓姜汤喝下去,盖上兽皮,出一身大汗就好了。”我安慰着邯国主,端起陶碗,递给健妇。

眼看着健妇用木勺,一勺勺的喂着邯国主,直到喝完为止,随即吩咐这名健妇好生看护,一定要把兽皮盖严了,国主出汗越多,好的越快,晚上绝对不能进礼。说完,我招呼大家离开了茅舍。

等走到屋外泥泞的空地上,我开始问大农办,详细了解水灾的情形。

“小大人,我们遭遇洪水的地方,主要是国都和决水下游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五百族人,两千田亩。”大农办急忙说出了受灾的大致情形。

“大农办,柯儿想问你,你们每年都遭灾吗?”我进一步问道。

“是啊,要不怎么给这河水起名叫决水呐,哎!每年都决口泛滥啊!”大农办沮丧的说道。

“大农办,知道为什么老在这个地方决口泛滥吗?”我有些不解的探问着。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不过,这河道在这里正好有一个拐弯,因为正面有一个巨大的山岩,挡住了去路,等到洪水来临,汹涌的洪水就会冲毁山岩上游的河道,泛滥开来,大概就是这样吧。”大农办思索着说道。

“走吧,我们过去看看。”我是一心想了解这发生洪灾的因由。

“这样吧,我们可以乘一只战船前往,多带几名划船的军壮就行了。”我眼看这一地的烂泥,走路或者骑马都很难过去。

“盟举柯儿你看,眼下这个地方,河道开始拐弯,你看这道山梁,阻挡了水流前进的方向,河水被迫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恢复向东流。继续行船吧,前面大约一里地远的河道,就是发洪水的地方了。”大农办指着眼前的河道介绍着。

看来这个拐弯,只是恢复决水的走向,并不是最主要的障碍,我们还需要乘船继续上行。

“对了,大农办你看这河道什么地方适合放置粟米,我们这船上一百担粟米,是邢地国的邢国主带给邯国主,应急的物食。”我突然想起来,带来的粟米还在船上。但是,我回头一看,我们乘坐的这只战船上没有粟米。我不解的看着身后的湖莽叔。

湖贼出身的湖莽叔那是多精明的人,一看我狐疑的眼神就知道我在关切着什么,急忙上前低声说道:“因为这只船要探查水情,我命军壮把船上的物食,先放到其他战船上了。”

有这样有心人作为帮手,真是太好了,要不然,这满地的泥泞,我们又不了解地形,不就糟蹋粮食了嘛。

“盟举柯儿你看,前面就是河水第一次改道的地方了,我们右手边的这一道山石,阻挡了河水流淌的方向。”大农办手指着河道右侧的山石,看着我说道。

“湖莽叔我们停船吧,咱们走到山石上去看一看。”我看着被河水常年冲刷,透着圆滑的外表,留下斑驳的石纹,凹凸措置,横卧在眼前的山石,不禁在想:这要是在平时,可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

“盟举柯儿你看,洪水就是从山石的北侧,漫过河堤,一泻千里,把我们的田亩和国都都淹没了。”我顺着大农办的手势方向,望着茫茫的洪泛区,田亩里的庄稼肯定是看不到了,视线所及除了茂密的树林,就是满地的河泥和漂浮其上的杂物。

“大农办,这些洪水最终都去了哪里?”我望着林木掩映的洪泛区,急切的问道。

“哦,都流到了我们放牧的草场地区,现下,那里已经是一片水泽了。”大农办遗憾的说道。

“大农办,你还没有回答我,这船上的物食该放到哪里?”我突然想起来,需要把物食先安排好才行。

“只能顺着河道继续上行,前面二百围左右的距离,是我们的一个部落,现下,大部分的族人都在那里。”

我听完大农办的话急忙回头说道:“湖莽叔,你吩咐战船原路返回,把船上所有的物食都运过去。另外,传信给河口的探骑,楼船不要进来了,那处暗礁他们很难过去,我们的战船卸下物食以后,去河口继续接驳物食,这段水路我们的军壮也熟悉,湖莽叔你说呢?”

“柯儿,你不说,莽叔也会这样做。哨长听令,就按照柯儿说的去办,一定要小心慢行,再遇到洪水就暂停行船,明白了吗?”湖莽叔详细的交代着物事。

是啊,湖莽叔说得对,看来,这里的洪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没有必要逞一时之强,湖莽叔真不愧是经验丰富啊!

“大农办,以后叫我柯儿就行了,走吧,到下游的洪泛区看看去。”说着我就从大石头上准备往下走。

“柯儿,使不得,这淤泥到底有多深,能不能走,我们可都不清楚啊?”大农办赶紧发出了警告,当他低头看到我不容更改的目光时,只好又说道:“我们的军壮何在?用树棍在前面探路。”

我们一行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洪泛区下游走去。

大约一个时辰后,一片粼粼波光的水面出现在眼前,我望着浑黄的湖水,我心里治水的方案大体上有了。应该采取后世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泄洪区,这样做虽然会淹没一些田亩和草场,但是,能确保更多的田亩和家园无忧。再说了,这涛涛水面也可以用来养鱼啊,岂不是两全其美。

“走吧,我们先回到房舍去,也该看看邯国主的情形如何了,顺面我们坐下来,商议一下这治理洪水的长久之计。”我看着大家,胸有成竹的说道。

“怎么,这洪水还能治理,这不是上神在发泄不满吗?”大农办看着我,一脸迷惑的说道。其他在场的人,甚至包括湖莽叔都不解的看着我。是啊,这可是在原始社会,看来,我要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才行。

“是啊,那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让上神满意了,这不就行了嘛。你们看,上神在这里需要一处胡泊,你们非要放牧,这上神能不发脾气吗?不信你问湖莽叔,他们那里到处是胡泊,上神就很满意。”我干脆就借用湖莽叔的亲身经历,来个现身说法。

接着,湖莽叔就跟他们讲起了自己过去生活在河湖里,如何的自在逍遥,说的大家是心血来潮,一心向往着在一大片平静的胡泊上,捕鱼捉蟹,安然自在。

“既然大家都看出来了上神的不满,那我们也别急着回去了,咱们就坐在这树杈上,说说该怎么办吧。你们都看到了,漫堤的洪水也就是一二十围宽罢了,我们为什么不再把河堤挖一下呢?让它平时就能有水,流到这水面所在的地方,这样,不管是大水的季节,还是小水的时候,岂不是都顺畅了吗?”我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开导着大家。

“请问柯儿,这水要是常年从河堤里流出来,我们的房舍岂不是到处都是淤泥了。”大农办不解的问道。

“大农办这话问的好,所以,我们还要在河堤的下游,一直到这水面,开挖一条水道,把水送过来,这样,上神才能够完全的满意,当然了,每年在水小的季节,我们还要组织族人清理河道,这清理出来的河泥,都是田亩里的好物事,把它拉到田亩里,地里的粟米会长得更好,这就是上神的恩典,就像我们要清理房舍一样,干干净净的上神才会完全满意。”我一口气,把这治理洪水的物事,采用他们能就收的方式,给说圆满了。

“好,既然是上神的旨意,我们全国族的人,都会去完成它的,我这就去组织族人,开始挖新的河道,清挖河堤,这些物事,柯儿你就看我们的吧。”大农办信心十足地说道。

“大农办你要记住了,先挖好河道,再清挖河堤,只要河堤能够有水流进河道就行了,不能把河堤挖的太深,要不然这决水可就改道了,这可就成了决决之水了,哈哈哈。”我看着治理洪水的物事已经安排妥当,舒心的大笑起来。

“对,柯儿说得对,我们这分开河水的决水,就应该改个名字,叫它决决之水,哈哈哈!”大农办竟然高兴地采用了我一时的玩笑之语,将决水取名为决决之水了。这一下在不经意间,这《山海经》中,有了我柯儿的历史印记。

买糕的!这《山海经》中‘北山经’里所记载的决决之水,原来是经常泛滥洪水的意思。

“柯儿,我们走,去看看邯国主,国主要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大农办也不管军壮是否在前面探路了,自己径自走在了前面,兴冲冲的向国都房舍区走去。

来到邯国主歇息的房舍门前,只见,两名军壮把守着房门。听到我们的脚步声,那名服侍邯国主的健妇,急忙从房舍里钻出来,示意我们要轻一点。当她看到了我,连忙走上前,用崇敬的眼光,压低声音说道:“国主自从喝了蜜姜汤之后,就睡了。前一个时辰,国主出了一身大汗,一个劲的掀兽皮被子,我按照小大人的吩咐,怕他着凉,就用身体死死地抱住国主,这不,又睡着了。我刚才摸着国主身上已经不热了。小大人,你真是神仙在世啊!”

“我看这天色也晚了,不如,咱们先不要打扰邯国主,大农办安排我们吃饭歇息吧,等到明日再议不迟。”我看着大农办,低声说着。

大农办也觉得此时谈物事不妥,面带歉意的领着我们,绕过邯国主歇息的房舍,向房舍区里面走去。

...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