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卿明白了,自己本来是监督者,现在反过来,苏晓这是明目张胆的挟制。但他有什么办法,现在只能带着家小去泉州,至于向贾似道告状的事,随后再说,苏晓既然不给自己面子,何必给他留什么面子。潘文卿心中愤然,他已做好准备,要好好的告苏晓的状,定要把措词修饰的更完美,让贾似道明白苏晓的庸懦无能,治理市舶司是多么的贪惏无餍......
“苏雨声...安敢如此!”瞪大双眼,潘文卿脸色铁青:“好,好...我去,我立刻赶赴泉州......“
眼看是处暑之季,天气仍旧热的人不敢出屋。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它就在苏晓眼前。
......
潘文卿的妻子、小妾,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竟然跟了上来,一个提举市舶手下的干办公事可以带家小,但自己可没有让家人随行?潘文卿彻底晕了,这海上与泉州可是危险重重,难道一家人要去泉州被灭门不成?
潘文卿的脸色很难看,就在他准备拂袖而去的时候,一旁的效用头领依旧是恭恭敬敬,叉手不离方寸:“提举说了,若干办路途劳累不便行动,我等就护送主母与小衙内去会合提举赶赴泉州,干办随后再去亦不迟。”
一个水军统制手中暂时无兵,有什么用?凶险的还是路上,不但要防风浪,还要防人,哪怕是度过这些凶险,泉州也是龙潭虎穴,蛮夷之地的泉州哪里能和临安相比,潘文卿投海的心都有了。
苏晓看着海湾内的巨大福舟,他眯起眼睛:“站在如此巨舟之上去往泉州...太令人想往了,多谢四哥盛情,我决定乘巨舟去泉州。”
这是最璀璨,也领先世界的大宋的时代,后面还有我们的郑和下西洋,因为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征服世界,因此,我们不擅航海。
苏晓竟然不在,还要去黄岩海边。
“这是提举的意思,为了照顾干办,相公那里也允了。”
潘文卿很无奈,作为权相贾似道的幕客,他哪敢不听东翁的吩咐,热死人的天竟然要去千里之外的泉州。给苏晓这个不知“死”字怎么写的书生做干办公事,这也是命。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汉书·艺文志》的“天文类”中有“海中占验”存目136卷。虽只有卷目而无内容,但仍不难判明是当时的天文导航著作。这是历史留存的当天文导航的定位部分。《汉书》所载的占验,不过是以二十八宿来划分它们所对应的海上区域而已。虽然并不能认为汉代已能在海上精确地测定船位。不过有了这种按星宿划分对应地面区域,至少可使海上船舶不至于迷航。在后来,我们有了伟大的发明指南针,后来发展为磁罗盘,这都有历史记载和实物出土为凭据。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最鼎盛的汉唐时代,完成了从沿岸航行到远洋航海,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连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唐代为了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已远航到亚丁附近。
文山的眼里充满着渴望,巨舟与出海无疑是这些人的灵魂,失去巨舟等于让他们失去精神的支,哪怕是生活再艰难也不曾想过卖掉。曾经扬帆出海的巨舟龟缩在这小小的海湾,无疑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