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我去还不行吗(1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228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效用头领波澜不惊的一拱手:“干办,提举是干办的直属上官,干办应称呼提举,不应称呼提举的字号。”

一个效用也如此目无上下,潘文卿气的的手直哆嗦:“老夫...身体有恙,不便海上操劳,小憩几日在去泉州不迟!”

唯一可以欣慰的是,这等于入仕了,一路提举市舶手下的干办公事是从八品。

第二日,懒洋洋起身,太阳已经老高,就在潘文卿准备再次上路之时,一个让他惊愕的事情发生。

后世有西方的“叫兽”与“砖家”曾有理有据的发表过了论文,中国人是个“不擅于航海的民族”。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这大宋时代,只有几百人的海盗都可以拥有两艘长三十多米,宽十几米,可以载几百人的福舟,这还仅仅属于中号福船。

忍受了两天的酷热,潘文卿终于到了台州。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西方人还茹毛饮血的中国战国时期,中国的沿海地区就设置了一系列港口,对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的海上交通逐渐增多。

船上效用的话让潘文卿明白过来,苏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竟然...自作主张,是他擅自把自己的家小接了出来,至于相公那里允了,谁相信?

中国人不擅航海,唐代就已采用先进的钉接榫合技术造船,并发明了龙骨,还创造了领先时代的水密舱。

潘文卿干脆留在了台州,海上的日子难熬,舒服一夜算一夜......

孰不可忍!

“能出海吗?”这可是一个惊喜,苏晓立刻就问。

“由于商路断绝,三年前不再出海,但海船也未曾搁置,小人手下为了防止船只腐朽,经常养护,每季都在近海动上一动。此两艘福舟估计还可以用十几年,小人从来没有忘记出海,若大官人有意,小人可以驱这两艘福舟陪大官人去泉州。”

书生不知身外事!挣钱有命花才行,潘文卿就不明白了,苏晓有贾似道这层关系何必如此去泉州卖命,一次大难不死还不够,竟不顾凶险还要再赴泉州。可这是贾似道的命令,为了身家性命,潘文卿唯有勉为其难了。

中国人不擅航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其中就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在芝罘(琅琊)刻下石碑记录。他最后一次巡视是从镇江附近乘船出海,扬帆北上,再次到达芝罘。秦朝时代的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的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日本人自己都说,是稻米拯救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稻米的传入,结束了日本人的渔猎生活,开始有了农耕,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潘文卿终于恼羞成怒:“岂有此理...让苏雨声速来见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