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我记住了,还请先生解惑。”好吧,苏晓败退,这位表舅是职业幕客,职业幕客有职业幕客的操守,哪怕是亲戚也一样。
告状的人名叫胡浮海,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艘两千料的海船,也怪不得告到苏晓这提举市舶这里。市舶提举司是法定的经济仲裁机构,只要和海商有关联的经济纠纷之类,苏晓这个提举市舶必须受理。
今春,做梅州知州的秦九韶卒于任上,虞括回到了绍兴。苏晓的运气不错,恰逢虞括来台州探亲,苏勍哪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第二次奔赴泉州的苏晓身边就有了这位即是亲戚又是幕客的人物。
“阿舅,威何解?柔又何解?”
完全不按照戏文的戏码来演,青天大老爷一般都很公正严明,比较和蔼可亲的摆摆官威,来一声;“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拦本官的轿子?”,随后,义正词严的当众接受状纸来主持公道吗?
这位新来的提举市舶终于有了些青天大老爷的样子,围观百姓一阵欣慰。但...期望中的苏晓苏青天没有继续,他迅速缩回骄内,外面太热了。
与苏晓的判断一样,三年前,那艘海船还属于胡浮海,现在却在赵士杰名下。刚刚上任就碰上这样的事情,苏晓有些作难,不管,泉州人怎么看自己这个刚刚上任的提举市舶?以后怎么立足?这个提举市舶有什么威信可言?
卖船也没关系,可以再购置,但赵士杰给的钱实在是让胡浮海无法接受,这点钱不要说购置新船,就是买几个船帆的价格。
赵家天下时代一直对宗室很优待,苏晓在临安有亲身体会,泉州住着几千宗室,这些人集中在一地,难免要出现一些问题。苏晓确信胡浮海绝对不敢诬告一个宗室,这件事其实很好查,市舶提举司有船舶和船主的记录,一查就清楚了,关键是,赵士杰是不是强买。
每一个人做了官,都有一个使用权利的梦想,就比如拦轿喊冤,随后为民做主,想来似乎是很爽的事情。今天,苏晓的梦想实现了,当他的官轿即将进入泉州城的时候,一个人影突然扑到路上就来了一次拦轿喊冤。
虞括很满意苏晓态度,他微微一笑:“泉州宗室之事有知宗署理,若雨声想立威,招来泉州知宗与赵知州即可,此事,雨声可扬言在宗正司支取钱粮中扣除,至于扣除多少,多长时间扣完,扣与不扣还不是雨声说了算......”
这是咋了...在百姓眼中,高高在上的提举市舶,苏晓的第一次有人来拦轿喊冤竟然这样,让沿路看热闹的百姓全部惊呆了。
胡浮海的这种行为在这个时代叫“邀车驾”,俗称拦驾告状。按照规定,民告官要杖二十,市舶提举司不受理,而胡浮海告了三年,这个胡浮海几年内挨了多少板子...不是苏晓不想管,而是这案子有些难度。
这些悍匪出身的效用反应极快,在这名男子扑到路上喊冤的同时,几把锋利的钢刀也架在他的脖子上,而其他效用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苏晓这些护卫的尽职尽责...苏晓的官轿顷刻间被围的风雨不透,顷刻间,一片刀光剑影。
绍兴的佐幕果然非同一般,虞括无疑已经看出来苏晓想要在泉州站住脚就必须立威,拿宗室开刀无疑会让所有的人对苏晓产生畏惧,这就是为官之道的威字。贪无所谓,大宋官员贪一些很正常,不贪才不正常。但还有一个前提,为官必须有威信,是做官的根本所在,只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才能在泉州提举市舶这个重要的位置上立足。
虞括是绍兴人,曾做过大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秦道古的幕僚。绍兴文风炽盛,人才辈出,著名的兰亭就在这个千古名士之乡。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绍兴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更是不断加剧。到了宋时,“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
以威于任,难道还直接去把赵士杰抓来,随后强制执行,那多招人恨,处理宗室,即使是远在临安的皇帝都会不满。不过苏晓和虞括两人配合却很默契,提举市舶司内部官吏的制度和更换就是借鉴了老经略的经验,同时也是虞括的主意。事实说明,虞括对府衙官吏的各种弊端极其熟悉,可以说,手下官吏那些阴私勾当在他眼里根本无法遁形。虞括知道如何治理和压制手下人等,对苏晓掌控市舶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次两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这件事必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