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可以向北(1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260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但蒙古人战胜南宋之后,他们不再承认那片催生璀璨文明的起始之地是真正的华夏。崖山之后无中国!日本人、高丽人、甚至越南人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华夏继承者,因为...他们继承了华夏的衣冠与礼制,文明的缺失是可悲的,野蛮的蒙古人统治下的华夏大地已经不再是这些仰慕中华文明国家眼中的华夏。

“也只有蒲家才有如此声势,每年都会一次如此浩大的回港与离港。这些巨舟不会全部进港,船队中有近半的海船运送的都是我大宋需要的各种物资。”苏晓很感慨:“蒲家对我大宋还是有贡献的,巨舟之上有很多粮食、铁锭、铜锭、银锭。硫磺等物资,这些物资属于国家必需品,只需要停在海上报关,市舶司检索,收取象征性的赋税就会让运送物资的船队离港,因此不会引起任何麻烦。剩下的货船才是大头,抽解与博买可是一笔大财!”

文山对高丽与日本航线不陌生,去那里交易战马是一个好方法,尤其是日本,对大宋一直持友好态度,北宋时期和南宋初、中期一直贸易往来不断,只是现在来往有些少。日本出产的硫磺与硝石一直是大宋火药制作的一个很好来源,曾经有一次就采购几十万斤的记载,另外,日本的铁锭、银锭、珍珠、玉石、纸张、纸扇、倭刀等也是在大宋很受欢迎的商品。后来,日本发生内战,恰逢南宋取缔杭州与明州市舶司,导致这条商路断绝。

苏晓继续自己的解释:“蒲家不错,给我大宋带来了无数必需品。尤其是这些物资,绝大部分属于战备物资,说起来海商已不仅仅是趋利,对国家的贡献已经不限于金钱,还有军资上的巨大贡献。可以维持国家的军事作战需求,他们居功至伟,值得我们尊重!”

往年肯定不认真,今年肯定要认真一些,估计蒲寿庚也会意识到这一点,苏晓不会替蒲寿庚担心,他需要蒲寿庚送上来的这笔巨资。同时,所有的海船都要重新办理纲引,然后还要在泉州装货,再交一笔税,里里外外算起来,这笔巨大的收入足够他完成今年的任务。

“北方......”苏晓轻轻点头,这个主意不错。

大财两个字苏晓咬得很重,这让张宛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不要说泉州,就是现在的整个大宋都缺战马。北宋时期,大宋可以在辽国、西夏、吐番那里获得一部分战马,尽管这些战马大部分属于劣马,但总有马可骑,走私的暴利加上战争缴获,北宋和南宋初期时期还可以建立骑兵军团。但现在,北方产马之地尽归蒙古人,由于蒙古人蓄意南侵,导致战马被控制的愈加严格,蒙古人的残酷让这项走私几同绝迹。

这样的船队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盛况,大宋历史上被记载的比比皆是,威尼斯商人就曾说;宋人的船只桅杆连着桅杆,可以一直从泉州排到满拉加(马来土语,即马六甲)。

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高丽与日本还处在亲宋时期,他们崇拜华夏文明,一直坚持“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这个制度会被他们坚持千年,一些礼俗甚至会永久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来自“中华天朝”的礼仪。

苏晓之所以把大财两个字咬得很重,这是因为海船出海存在很多灰暗地带,谁敢说这些必备物资中不夹带其他货物,就看苏晓的手下是不是认真了。

不过这件事苏晓不会向张宛说明,于是苏晓继续练兵的话题:“教头之言谬赞了!一介书生能干什么?还不是要指望教头与诸位将士忠心用事,泉州的都作院我来负责,步战之兵就全靠教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