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这值得吗(1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325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高大不但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妻子与儿子。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大团圆的好事,家里也有了钱,一家人人丁兴旺可以过上好日子。谁承想,高大回来没几天,他竟然把兢兢业业照顾这个家庭的弟弟告到市舶提举司。

宋代是承袭“诸子均分,女得其半,子承父分,妻承夫分”的分配原则。高大与高二已经分了家,按照宗族和律法规定,这些财产本来就应该属于高大。而作为高二来说,原有财产本属于兄长,他只有监护权。但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是高二苦心经营才有了现在的财富,如果财产全部交给兄长高大,他将由一个有产者成为无产者,连像样的住处都没有,更不要说以后养育自己的儿女。

苏晓扭头指挥府衙的小吏:“去查一查,看看这个高二是否加入了商会,速去速回。”

省略的事实不是事实,高二的“为富不仁”只是一种说法,他从来没有拖欠过国家赋税与劳役,也未曾缺过族内应缴纳的例份,更没有亏待侄子与侄女。这件事,说的透彻些,充满着宗族的力量与利益的再次分配,当然,也可能存在很大嫉妒心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案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由官府来判定,而在官方,这种案子就是五十大板,而且会向高大严重倾斜,因为他代表的是宗族力量,无关对错。

宗法社会之下,宗族的力量是强大的,高二无法反抗,最后只能选择告官讨回公道。当然,高二被族人驱逐也不是没有原因。由于过去的贫穷,高二是一个极其吝啬的人,除了本人木讷不与人交往之外,乐善好施,参与族内的事物几乎都与他无关,由于不善交际,族内的人都认为他“为富不仁”,不值的可怜,因此几乎没有人帮他说话。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审案子当然要了解详情,这件事说起来还要源于高大的继室。这名女子显然是一个厉害角色,在她的纵恿下,为了不让泉州的财产被高二分去一半,她让丈夫高大“说动”族长,要“合法”分配财产。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个平平常常的案子,这值得吗?潘文卿深表怀疑,苏晓破坏了这种宗族传统与官方规则,他自己有什么好处?

就在高大出走的这几年,泉州也在发生改变。高大与高二本来已经分家各过,而高大在泉州东城外有一个旧宅子,由于泉州扩建坊市,正好占用了这个旧宅。于是,高二这个无产者成为了一个有产者,他凭借兄长高大的旧宅换取了坊市的一间门面做起了布匹生意。

高二这件案子其实很简单。

潘文卿现在知道,苏晓要抽风了,他这是要挑战宗族的力量。当然,这对苏晓来说没什么难度,唯一剩下的是后续带来的麻烦,恐怕还有骂名。

潘文卿这时候明白过来苏晓要干什么,他拉了一把苏晓:“提举真的要这样做?这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些传统很难被打破,这样判已经算是不错,提举何苦?”

苏晓并没有失去兴趣,他一边仔细看着案子的细节,一边表现出要接手的意愿:“很有意思,我希望这个案子能够更加公平的进行判定,而不是常规的五十大板!”

“在我这里只有正义,祖宗成法不应该超越正义,律法是正义的象征,身在其位就要维其正,我被人攻讦还少吗?不缺这一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