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姜家并不是本地人,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小城落脚的,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的家,已经不得而知了。外面传闲话的人只知道,这姜家历来只生女儿,历代族长也都是女子,姜家的女婿必得入赘,所生的女儿又必姓姜。祖祖辈辈,朝朝代代,历史轮转,这姜家的女流们不知搬用了什么样的权术,无惧历史的浪潮激荡,非但不见颓势,反而日渐兴盛了。人都说“富不过三代”,只恐怕这姜家是个例外。如今已经不知道是姜家多少代,那坐镇的族长叫月纯。
哑婆自然不会回答,即使她是清醒的她也无法发出声音,美貌女子似乎并不介意,只是踌躇的伸手去探哑婆脖颈处的脉搏,已经不动了。
1
第一章关于尘封
“我找了你整整二十五年,终于,终于,找到了,却不想你竟成了这副样子,我只想问你一句话,她……在哪儿?”
小女儿,姜雨琴,年方十六,还待字闺中,平时极少出门,外人所知甚少。据说生的是花容月貌,与姜娘子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头脑极好又通书画,性情沉静,为人和善。姜娘子对这个女儿视如宝,掌上明珠一般的疼着,早就放出话来,老闺女若要招婿,少说也得是皇亲贵戚。整个姜家上下都传遍了,别看二小姐现在顶着个管家的名分,风光无限,可是这下一代族长的位置,非三小姐莫属了。传闻也有准了的时候,姜娘子四十五岁那年,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撒手人寰。大女儿当时正怀着二胎,听了这事竟然小产血崩,跟着去了。一夜之间本家去了两位主子,姜家上下人心惶惶,全等着本宅出来一个主事的人,可这姜家大宅却宅门紧闭,一连三天毫无音信,直到第三天傍晚,一名叫阿贵的门童传出话来,说姜家二小姐悲痛卧病,三小姐要守孝百日,让各外族掌事,百日后在本宅议事。第一百日,本宅大门开,三小姐端坐堂中,新的族长开始主事。只是从此再无人见到大小姐的丈夫和二小姐夫妇,就连大小姐那刚满两岁的女儿也不见踪影,姜家上下也都绝口不提,外人则以为是陪着二小姐一道外出求医去了。时间一久,这事便渐渐被淡忘了,姜家还是那个姜家,繁荣兴盛。
“是。”
哑婆躺在床上,盖着三床棉被,都极薄,三床叠在身上,也不比一床正常的棉被来的厚实。哑婆脸上蒙着黑纱,只露出两只眼睛,眼窝深陷,乌黑,眼皮低垂着,看不出丝毫气息。整个屋子除了那偶尔跳动一两下的烛火,一切都显得死气沉沉。不多时茅屋之外传来响动声,有人朝着这边来了。越是离的近了,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是一名女子的声音,正在问话。
“就只有她一个人么?可曾问了邻里怎么说?”
3
接茬的是个男人,似是下人,言语毕恭毕敬。“昨天找到的,找到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还望示下。”
茅屋后的山顶上,最大那棵梧桐树下,一个长着大眼睛的美丽少女,背着一个布包袱,看着山下的茅屋,看着那片火海,看着被映红的夜空,满眼泪水。她双膝跪下,朝着茅屋的方向,重重的扣了三个响头,然后抹了抹眼泪,转身离去。她所去的方向,有一片朦胧的绿光浮动着,像是在为她引路。她身上的包袱,四四方方,竟有红色的血迹渗出来,渗透包袱,殷出了一个红色的血手印。那少女跟随着若隐若现的绿光,几个跃身,便隐在了夜色之中,不知去向。
姜月纯,四十二岁,十年前丧偶,早早的守了寡,虽说已经年过四十,却生的是面似雨润眉似柳,眼中含波梨酒窝,初见像是二十五六,细端详却又觉得说十七八也多了。别看这姜月纯生了一副美娇娘的皮囊,却不是个吃素的绣花枕头,置田,建宅,开铺,放贷,施粥,捐庙,商贾官场,都知道这号人物,人称“姜娘子”。
“我进去看看,你在外面守着。”
“现在时辰不对,明日子时,料理了吧,本家的人自是这样的规矩。”
姜娘子养育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姜雨浓,二十有四,招了和父亲一样的过路书生袁枫为婿,雨浓不似母亲那般貌美,却也生的落落大方,优雅端庄,知书达理,精于书画。夫妻二人时常吟风弄月,竟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雨浓无心家事,如今又身怀有孕,姜娘子眼见要当了外祖母,自然喜不自胜,便由着她去,单在大宅的西南角辟出一座小院,让二人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小日子。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