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意经(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6 字 8个月前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清扬,囤积居奇我是知道的,不过那是大商贾才能够做的事情,他们的银子多,我是做不到的。”

“清扬,你可知道玉蜀黍和甘薯的产量是多少。”

想到这些,郑勋睿的额头上冒出冷汗。

郑富贵刚刚说完,他就开口了。

“大商贾说了,商贸之事,两个途径最为赚钱,其一是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其二是囤积居奇。”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明末传奇》更多支持!

过了好一会,整个法才抬头。

“父亲说到商贾之事,孩儿本不应该多嘴,只是孩儿有一些看法,忍不住想说出来。”

南方的丝绸价格不是很高,一匹丝绸价值二两银子,可是贩卖到北方去,可以卖到四两银子,这是暴利。

郑富贵的脸色沉下来,他一万个不情愿,郑勋睿千万不要想着做商贾,那家里今后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郑富贵准备出门去了,这一次是准备到山西和陕西一带去贩卖丝绸。

“父亲不要着急,孩儿主要说到的就是第二点,也就是囤积居奇。。。”

郑富贵遭遇不测,这个家难以维持,自己也就要挑起家里的所有重担了。

郑富贵走南闯北多年,积累了不少的关系,加上他监生的身份,做起事来方便很多,不过这贩卖丝绸是惹人注目的事情,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要不是这一次为了郑勋睿的事情,家里开销的银子太多,他也不打算冒险贩卖丝绸。

“玉蜀黍和甘薯,一直都在福建和广东一带种植,这两种农作物的产粮是很高的,效用和稻谷小麦粟米完全一样,都是能够吃饱肚子的,而且味道很好,若是能够引进来种植,就一定能够赚取到大量的银子。”

为了吃饭拼命的奔波劳累,还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更是奢望了。

郑富贵不可能听说过,玉蜀黍和甘薯目前都在南方的福建和广东等地种植,没有流传到其他的地方,当地种植玉蜀黍和甘薯的方法不是很对,产量不好,没有受到重视,加上老百姓的观点一时半会不会改变,种了多年的稻谷小麦和粟米,对于其他的农作物是排斥的。

郑富贵出去做生意赚钱养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郑勋睿不存在反对,男人就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明朝的很多读书人死读书,农活不干,也不知道挣钱,一辈子穷困潦倒,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他可不愿意老爸也是这样。

不过听到说郑富贵准备到山西和陕西去做生意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变化了。

“父亲不要着急,孩儿无心商贾之事,只是在秦淮河的时候,听闻一位商贾说到了商贸之事,后来打听,才知道此人是北方最大的商贾之一。”

“所谓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就是自己制造自己生产自己卖,就说这丝绸,若是能够编制出来,接着直接卖出去,就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

郑富贵脸色稍稍变化,这所谓的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他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商贾就是大商贾,说话都是高深的,要不然人家怎么可能赚钱那么多的银子。

“这我知道,只要能够买到种子,什么都好说。”(小说《明末传奇》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清扬,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是什么意思啊。”

郑勋睿愣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如今那里来的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说法,不过他已经虚构出来一个大商贾,也就无所谓了。

这一切,对于仅仅十四岁,尚无任何资历的郑勋睿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可若是郑富贵准备到陕西和山西去贩卖丝绸,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父亲可听说过玉蜀黍和甘薯。”

明朝末年的气候是非常特殊的,处于小冰川的时期,自然灾害频繁,被视为命根子的农业生产上面,遭受的灾荒不计其数,包括旱灾和蝗灾,还有鼠疫等等,其中旱灾尤为频繁,官府不能够很好的安抚百姓,也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银子救济,这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的浪潮席卷全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