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年强则国强(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84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南宫门,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儒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呜呼,面皴齿尽,白头盈把,颓然老矣。。。

郑勋睿的座位在第六排的第一个,也就是第五十一名考生,这个位置说起来也是不错的,要是文章写的好,一样能够得到重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考生正式开始动笔书写文章,也就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来一片八股文章,若是能够提出来精辟的论点,或者是集合古今圣贤之话语,按照自身的意思很好的表达出来,都是上乘之作,肯定是会得到重视的,通过县试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发现了上好的文章,教谕先生自然是要给知县大人禀报的,这关乎到江宁县的声誉,一旦有江宁县出现了不一般的人才,不仅仅是考生个人的骄傲,也是县衙、知县乃至于全县的骄傲,学风盛行的南方,在县试上面,也是各自较劲的,看看谁更加的厉害。

得益于在县学的学习,他的考试作为安排在学堂之内,但并未在三十人之列,这里面有家族和权势的原因,也有郑勋睿自身之原因,毕竟被退婚的事宜,对于任何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伤及到颜面的事情,若不是教谕先生没有特别的追究,他甚至有可能失去此次参加县试的资格,所以想着能够排到前三十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寰宇,则国雄于寰宇。

这个郑勋睿,写出来了什么样的好文章,竟然令深藏不露的教谕都如此激动了,王铎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要知道能够让教谕注意的文章是不多的,让教谕都不能够自持的文章,该是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

训导也注意到了教谕的异常,慢慢走过去,看了看郑勋睿写的文章。

但考试就是这样,越是看似简单的题目,考试的难度越大,因为要从这些经典名句之中分析出来其他的道理,难度太大了,不知道有多少的圣贤,已经做过无数的分析和剖析,该说的全部都说了,要求这些参加县试的学子领悟出来新的道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辰时,县试正式开始。

县试尚在继续,训导在外面巡视一圈之后,没有发现什么好的文章,走进来了。

坐好之后,郑勋睿很快感受到不一般的目光,那是教谕先生的目光,这目光里面包含着期望,也包含着一丝丝的无奈。

江宁县的训导,水平也是不低的,至少都是禀生,而且是需要有真才实学的。

教谕和训导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看着考场的考试,微微摇头。

只要是学习四书五经的学子,不可能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知县大人出的题目,让郑勋睿感觉到震惊,居然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郑勋睿和教谕先生对话的时候,引用的中庸之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竭尽全力去做任何事情的人,距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刻将荣辱记在内心的人,距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应该说进入到学堂里面去考试,心情是最为重要的,在县学参加学习的所有学子之中,只有很少的几个人是排名在三十名之外的,这对于个人是不小的打击,进入学堂坐下的时候,郑勋睿就亲眼看见了几个被排斥在三十名之后的同年,脸上的神色很是不好,坐下之后就低头了,基本不看别人,也不关注学堂里面的情况。

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王铎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咳嗽了两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