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
说到这里之后,王铎看了看教谕,意味深长的开口了。
从酉时开始,逐渐有人交试卷了,王铎拿起这些试卷,看着上面文章的时候,如同嚼蜡,看了郑勋睿的文章,其他的文章根本看不上眼了,毕竟这标杆不一样了,前面的过于强大,后面的肯定是吃亏的。
教谕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捏。
走出县学的时候,郑福贵、郑凯华和郑锦宏等人正在等候,看见郑勋睿这么早就出来了,大家都非常着急,就连郑凯华,都忍不住开口询问了,郑勋睿笑着说,这次的县试绝对没有问题,肯定能够过的。
午时,郑勋睿仔细检查过文章之后,站起身来交卷了。
教谕点点头,苦笑着慢慢开口了。
教谕没有吃惊,也是微微点头。
“在下和大人之认识一样啊,刚刚看了几篇文章,看过开头,就想到了清扬之文章,这比较之下,高下立现,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大人不必担心,去岁之时,清扬曾经遭遇退婚之事,尚且能够从容应对。。。”
“好,好,本县明日就去拜见府尹大人,将此篇文章呈奏府尹大人,想必应天府,不,南直隶和浙江,都不可能出现此等绝品之文章啊,本县本来还担心的,清扬忽然名声大振了,会不会沉湎其中,听到先生如此说,本县也放心了,这本县出了如此俊杰之人才,当然是需要推介的。”
王铎忽的一下子站起来了,脸上出现的神情是震惊。
“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寰宇,则国雄于寰宇,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大人,此等的文章,在下都写不出来,真的是没有想到啊,这个清扬,不是在下吹嘘,若是机缘得当,必定是状元之选,也定是我大明之俊杰啊。”
“这个清扬不简单,在下还知晓一件事情,谷里镇某家士绅富户种植玉蜀黍和甘薯,大获丰收,在下后来经过证实,也是这个清扬家里发生的事情,玉蜀黍的产量,达到了亩产八石,甘薯之产量,达到了每亩三十五石,此事震惊了谷里镇。”
“不敢,清扬之学识,远远超乎在下之预计了,看了这篇文章,在下羞愧,就算是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如此霸气磅礴之文章啊。”
翌日,王铎带着郑勋睿的文章,前往应天府衙门而去,至于说其他阅卷的事情,交给教谕和训导等人了,最终谁能够通过县试,还是他这个知县拍板的。
王铎有着百分之百的信心,府尹大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肯定是允许郑勋睿参加九月的府试的,毕竟出了人才,应天府尹脸上也有光的。
教谕微微摇头。
笑过之后,教谕想到了什么,也是很认真的对王铎开口了。
(点击、推荐、收藏,恳请读者大大支持。)
“不简单啊,这个清扬,去岁尚只有十四岁吧,少年之时,就能够有如此的气度气量,本官想到了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是清扬家里之事吗,本官也听到了传闻,只是不能够相信,这粮食之亩产,哪里能够有这么高的,定是以讹传讹,想不到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奇闻啊,若是粮食之产量能够达到如此之数量,岂不是我大明之福啊。”
他是第一个交卷的,县试是一整天的时间,从卯时开始,一直到戌时才会结束,一般的考生,都会将时间用满,至少也要等到酉时才会交卷的,写文章是很慢的,并非是一蹴而就,需要构思,需要引经据典,还需要思考是不是犯了忌讳,不少的考生,午时才动手开始写文章,如同郑勋睿这样,午时就交卷的考生,要么是写不出来了,要么就是天才。
王铎不再说什么,得到朝廷重用提拔,乃是人之常情,能够利用的机会,是一定要利用的,再说江宁县出了这样的俊杰之才,他这个知县一样是骄傲的,一样能够引起上面的重视,江宁县是京畿县,如此的文章,很快就能够传到京城去,想必皇上和朝着大臣看了,也会感觉到惊奇的,这对于他这个知县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水平绝对不一般,看过的文章也是无数的,主持了好几次的县试了,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的时候,也曾经看过一些殿试的文章,但这篇文章,给他的感受完全不同,文字犀利霸气,内容磅礴,如同长江之水娓娓而来,其中不乏波涛汹涌,也有足以容纳寰宇之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