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王大人言之有理,看了文章,本官都想着见一见这个郑勋睿了,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不愧为荥阳郑氏之传人啊,县试发榜之后,江宁县衙将郑勋睿所有卷宗交付到顺天府,本官想着看看,府试的时候,这个郑勋睿能够做出什么样独到之文章。”
“呵呵,董大人,这篇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成,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正在看着郑勋睿的文章,他们看到的是誊抄之后的文章,至于说江宁县会试郑勋睿县试时候写下的原文,已经存在县衙了。
“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绝妙文章啊,好大的气势。”
“董大人不必如此,江南历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出现诸多人才,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这个郑勋睿,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写出来如此磅礴之文章,实属难得,听闻这个郑勋睿,乃是荥阳郑氏家族之传人,名门望族之后。”
杨成的声音不大,也是免得惊扰了董其昌,不过董其昌暂时没有反应,依旧埋头看着文章,见到这样的情形,杨成知道董其昌沉入到文章之中,不得不再次提醒,其实他第一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情形也是差不多的,震惊之余,不敢相信如此磅礴大气的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董其昌瘪了瘪嘴,他对钱谦益的印象不好,两人之间虽然有些交集,可他对钱谦益醉心于官场的作风,很是看不惯,刚刚看到了郑勋睿的文章,内心对郑勋睿的印象也是不一般的。
回到家中,杨成迅速找来了孙子杨廷枢。
“董大人,不要沉湎文章之中了,本官问你对这篇文章是如何看的啊。”
“爷爷,孙儿真的没有想到,看了这篇文章,孙儿惭愧,孙儿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下官谢大人之厚爱,五日之后,让本县之教谕,专程送来卷宗。”
(点击、推荐和收藏,是读者大大的肯定,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拜谢读者大大来。)
南京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品阶是一样的,不过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就好比是后世的常务副书记一样,负责全面的工作,所以董其昌在杨成的面前,自称下官。
杨廷枢走出来的时候,有些眩晕,这篇文章他看了好几遍,有些语句,瞬间就能够记下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寰宇,则国雄于寰宇,这样振聋发聩的语句,想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传遍大明天下。
“惭愧啊,大人,下官身为礼部尚书,居然没有发现如此之人才。”
“董大人,你认为这篇文章如何啊。”
刘宗周,字起东,万历二十九年进士,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潜心研究儒学多年,有着独到之见解,提倡慎独之观点,要求士大夫从自身修养做起,学问非同一般,能够得到他的赞誉,可见文章非同一般。
“难怪,家族之传承就是不一样啊。”
“还好,还好,我这里有一篇文章,你好好看看。”
“大人说的是,下官也是如此想的。”
“千真万确,这篇文章,乃是江宁县县试之时,名叫郑勋睿的考生写出来的,郑勋睿已经成为江宁县的案首,应天府尹刘大人和江宁县知县王大人专门禀报,此篇文章,乃是郑勋睿两个时辰写出来的,午时就完成了县试。”
“大人,下官也是震惊文章表现出来之才华,这才专门给大人禀报,下官已经决定,郑勋睿为江宁县县试之案首,下官建议,让郑勋睿直接参加九月的府试,如此之人才,理应报效朝廷,切不可耽误了。”
“钦佩之至啊,不知道是什么大儒写出如此绝品之文章,大人一定要介绍一下,下官想着去认识认识。”
“大人,这以讹传讹的事情,说不清楚的,郑勋睿去岁才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纪,不懂得诸多礼仪也是正常的,受之可是名声鹊起,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置气,还将对方打伤,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于名声是损害很大的,想必这里面是有些故事的,下官倒是觉得,这个郑勋睿很不简单,遭遇这么多的打击,尚能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真正的俊杰啊。”
董其昌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