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秦淮河(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0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从万历年间开始,秦淮河的名气渐渐压过了金陵十六楼,这也是因为金陵十六楼完全变成官办之后,等级越来越森严,寻常的百姓消费不起,也难以进入某些楼之中,特别是教坊司管辖的富乐院进驻江东十六楼之后,这种趋向更是明显,富乐院是官办的妓院,歌妓和娼妓的主要来源,是犯事官吏的家眷女儿,这些女人之接待官吏,不接待寻常的百姓,故而百姓很少到金陵十六楼去了,后来商贾也渐渐去的少了,再到后来,不少的官吏也径直到秦淮河去了,觉得秦淮河的人气要好一些。

一座巨大的牌坊出现在眼前,经过这座牌坊,里面就是秦淮河了。

河面上已经有不少的木船,大小不一,木船上面都挂着红灯笼,光线朦朦胧胧,让人遐想无限,秦淮河的两岸,一排排的楼房矗立,一眼看不到头,每栋楼房,都挂着红灯笼,有的光线明亮,有的昏暗,其中一些楼房挂着红色的轻纱,从楼上一直飘下来。

秦淮河的名气太大了。

秦淮河和秦淮八艳,几百年之后不知道多大的名气,只要是男人,都会臆想穿越到秦淮河去,感受秦淮八艳的美艳,他已经穿越了,而且秦淮河就在眼前,要是不能够去看看,感受一下,那就对不起这一次穿越了。

快要靠近秦淮河的时候,郑勋睿脸色终于微微变化了。

再说杨廷枢提出来这个建议,也是试探,看看他郑勋睿究竟是不是真英雄,这样的时刻,郑勋睿当然不会拒绝。

“清扬,这没有什么的,大家都是消遣,来了感觉不错,自然还要来的。”

“淮斗兄,这秦淮河名气如此之大,南来北往的士大夫和学子、商贾,以及三教九流,都要到这里来看看,消费一些银子,好像不到秦淮河,就没有到南京来,这样的情形,还真的是奇怪啊。”

“在下倒是觉得,秦淮河有着独特的风韵,已经不能够用消遣来概括了,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在这里都能够找到知音,这等的氛围,可不是一两日的时间能够形成的,在下也度过一些咏叹秦淮河的诗词,总觉得有些肤浅,他们没有真正的了解秦淮河啊。”

其实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崇祯自尽于煤山,想到了李自成占据京城,想到后金入关,想到了吴三桂的投降,想到了大明朝的灭亡,这一切,都是他今后要直面的事情,历史究竟会不会因为他这个穿越者出现改变,一切都是未知数,他面前的道路,充满了荆棘。

郑锦宏是猝不及防,以前每次到秦淮河来,少爷都是到了楼前才下马车的,这次是怎么了,还没有真正到地方就下来了,不过他也很聪明,看见少爷站在巨大的牌坊面前一动不动,也就没有说话,老老实实在后面等候。

杨廷枢眨了眨眼睛,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要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南京城也就是秦淮河最适合游乐了,来此消遣的人自然多了。

吃饭之后,天色尚早,杨廷枢突然提出来,两人到秦淮河去看看。

走过牌坊,绕过一排房屋之后,秦淮河赫然出现在眼前。

和杨廷枢两人吃饭,这是郑勋睿没有想到的另外一件事情,不过他很快明白了,如今的杨廷枢还年轻,远没有后来的名气大,去年和杨彝、顾梦麟、张溥、吴伟业以及龚鼎孳等人在一起,不过是为了宴请从京城黯然归来的钱谦益,那是很偶然的情况,也正是那一次,以前的那个郑勋睿,和这些人发生了冲突,想起来真的是笑话了。

两人离开酒楼,坐着郑锦宏驾驶的马车,朝着秦淮河而去。

其实杨廷枢带来的马车,档次要高很多的,身份毕竟不一样了,不过杨廷枢根本没有做声,吃饭的时候,就打发马车回去了,这个动作引发了郑勋睿的注意,他终于明白了,教谕先生陈洪绶为什么会说杨廷枢还是不错的。

两人吃饭的时候,言谈很是融洽,杨廷枢直接背诵了郑勋睿写出来的县试的文章,这让郑勋睿非常的吃惊,他记得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后来上大学,还是在不断的背诵,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经典文章,他基本都能够背诵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