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杨彝和顾梦麟(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19 字 8个月前

“淮斗兄,子常和麟士二位兄台,在我的印象之中,名气都很大,都在仲伯之间吧。”

“从年纪上面来说,他们比我们年长很多,刚刚我也说过了,撇开文采不说,社会阅历方面,他们比我们要强上好多倍,如此的情况之下,他们跟随我们游历,有什么意义。”

“名气这东西,一方面是依靠才学,可更多是实力的体现,你我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就算是有着满腹才学又如何,难不成每日里吟诗作画,就能够吃饭吗。”

不过郑勋睿表现出来的气度,还是让他惊讶和佩服。

杨彝看了看顾梦麟,面带微笑开口了。

三人进入郑勋睿的房间,杨彝说明来意之后,郑勋睿很快开口了。

“子常兄和麟士兄一同游历,求之不得,如此在下可以向两位讨教学识了,这不是在下谦虚,在下早就说过,诗词歌赋表现的只是纸上之功夫,如今之情势下,展现能力并非是在这些方面的,二位兄长阅历丰富,知晓很多世事人情,这都是在下所缺乏的,故而是真心诚意向二位兄长请教的。”

杨彝和顾梦麟离开之后,杨廷枢的脸上带着微笑,看来是对两人的加入高兴的,有一层意思大家都没有说破,那就是杨彝和顾梦麟显然是佩服郑勋睿的,跟随游历,表明上看是出于学识方面的探讨,其实还是有结交的意思。

过了好一会,杨彝才开口说话。

让郑勋睿更多的结交读书人,这也是杨廷枢的愿望。

“子常和在下早就计划出门去游历的,只是一直被琐事缠身,难得有机会,此次恰好遇见淮斗兄和清扬兄游历,在下和子常兄商议过了,能不能跟随一起游历一番,也好长长见识,再说子常兄和在下,很是仰慕清扬兄之才学,能够沿途交流,也是很好的机会。”

杨廷枢愣了一下,他还真的没有想到,杨彝和顾梦麟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要是他们三人都是应社的成员,但暂时都没有加入到复社之中,恐怕经历这次的事情之后,更是不会加入到复社之中了,其实两人的心思,杨廷枢也是知道一些的,就是想着结交郑勋睿。

“淮斗兄,不要怪我多心,很多的事情,我们必须要认真思索,你我情同手足,志趣相投,日后必定少不了相互的扶持,所以在很多事情的认识方面,也是要相互交流的,今日子常兄和麟士兄前来,提出共同游历之要求,一直都是子常兄说话,麟士兄几乎就没有开口,脸上也没有表露出来多大的热情,这说明游历之提议,是子常兄提出来的。”

要知道郑勋睿才十五岁。

如此顾及他人之颜面,表现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很不简单了。

“不,你想的是正确的,刚才我还在奇怪,钱老先生向来是诲人不倦、甘为人师的,为什么在酒宴上面,只字不提东林书院的事情,这好像不符合常理,现在听到你的分析,总算是明白其中的奥妙了,这结党结社之中的奥妙,我是根本不知道的,此次经历之后,才知道其中的复杂,清扬,你之见识远远强于我,日后还是要多提醒啊。”

看着杨廷枢脸上的笑容,郑勋睿内心叹气,看样子杨廷枢还是太年轻了,有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看透,没有认识到人心之复杂。

杨廷枢的脸上带着舒心的微笑,张溥专门设宴,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出来谦虚的态度,钱谦益更是对众人赞不绝口,这样的氛围,让他的脸上有光,至少是弥补了前面的不快。

“清扬,天如兄能够知错就改,看来还是不错的,不过你如此着急,明日就要离开苏州,是不是太着急了,出来游历,本来就是相互交流学识的。”

杨廷枢眨了眨眼,低头思索了一会,自此抬头的时候。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杨廷枢微微点头,对于梅青楼发生的那一幕,他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是苏州读书人的耻辱,特别是后来郑勋睿完胜张溥,依旧有一些人背地里议论,认为赛诗不设题材,这是不合适的,郑勋睿正是因为没有设置题材,所以占了便宜,这等本末倒置的混账议论,居然有人说的出口,背后的目的,肯定就是讨好张溥的。

杨彝和顾梦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们早就感觉到郑勋睿的气度不一般,不骄不躁,就是身处巅峰也能够表现出来自如和克制,此次他们提出来的要求,表面上看有攀附的嫌疑,被郑勋睿如此的解释,倒是变成了人家有求于他们了。

这是好事情,杨彝和顾梦麟在苏州甚至是南方,都是有着一定影响的。

“这个,清扬,你在苏州府的名气,很快就要攀升,别人想着结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子常兄,麟士兄,明日清扬和在下就要离开了,若是有什么安排,也就是今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