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府学(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72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两人一人一匹阿拉伯马,从谷里镇家中到应天府府学,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足够了。

接近十天的训练,让郑勋睿苦不堪言,只能够是咬牙坚持,要说洪家堡的八百青壮,身体都比他好很多,人家是常年习武的,就连这些人都累的每天就剩下睡觉了,更不要说他这个书生了,不过他咬牙跟着大家训练,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就算是有人偶尔说几句怨言,也会遭受其他人的训斥,人家郑公子都跟着训练,还有什么话说。

郑勋睿也撑起了下巴,他的体质,在这些学子之中,应该是最为突出的,所以说他打瞌睡的本事更强,不会让外人看出来,加之坐在后面的角落里面,更是不会引起他人的关注。

两个月的游历,加上近十天的训练,让郑勋睿看上去很是精干,身上少了一些读书人的味道,也显得更加的成熟,尽管他是最为年轻的,也没有引发太多人的注意。

从这个时候开始,洪拳十二桥成为所有人必须熟悉和娴熟运用的招数,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日后的大军,也依靠洪拳十二桥的招数,杀得对手魂飞丧胆。

陪着郑勋睿到府学去的,改成了洪欣瑜,至于说郑锦宏,重点的任务在于配合杨贺,对八百壮士进行训练,自身也要参加训练,洪欣涛和洪欣贵也要参与训练。

刚刚坐好,儒学教授就进入到学堂了。

府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生员,府试高中的生员在这里参加学习,准备参加八月份的乡试,另外一个层次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参加府试。

这帮学子中间,郑勋睿几乎不认识什么人,毕竟他是以县试案首的身份,才直接参加府试的,此次参加府学学习的有两百多生员,按照府学的规定,连续两次乡试落榜的生员,不得到府学学习了,不过这些生员可以继续参加乡试,这样就预示着八月份的乡试,应天府参加的人远不止两百来人。

郑勋睿看的只想摇头。

灵机一动的郑勋睿,将这十二招归纳为洪拳十二桥。

这样的练习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郑勋睿高度重视的,尽管训练辛苦,可是他还是硬撑着和众人一起归纳招式,详细的记载下来,作为日后训练的必备课。

本来以为儒学教授念了半个时辰的文章之后,会停顿一下的,至少让诸多的学子休息调整一下,谁知道这个时候,这位儒学教授翻开了另外的一篇文章,继续开始念了。

儒学教授停止念书的时候,郑勋睿也准确的醒了。

偌大的学堂里面,坐着两百来人,儒学教授不可能关注每一个人,再说刻板的儒学教授,也不会刻意的关注某一个人,按说尚在正月,儒学教授至少可以问候一下诸多的学子,说说新年好之类的话语,可惜这样的情况不存在。

开学的日子,诸多的学子很早就到府学来了。

ps:看《明末传奇》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练习之中也能够总结归纳招式,看看什么样的招式能够更快更好的击倒对手。

就连郑勋睿都顶不住了。

府学上学的时间不长,每日辰时开始,午时就结束了,下午的时间自由安排。

儒学教授的学问其实是深厚的,看一个读书人的学识如何,就看他念文章的水平,能够抑扬顿挫念出来,不停顿,断句准确,水平就很不一般,何况儒学教授一口气念了半个时辰。

郑勋睿的名气虽然很大,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长相,加上他是江宁县的禀生,和他一起参加县试的童生,明年才有资格参加府试,这也让他避免了很多的麻烦。

儒学教授没有多余的话语,拿出了书本,就开始诵读文章了。

其实要求他到府学去,说到底无非是他将来金榜题名了,还能够记得在府学学习,记得这里的老师,这在朋党林立的大明朝廷,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首先就给他划分出来身份了,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都必须尊师,在政治上靠拢,行为上靠近,抱成一团,唯有这样,朋党才有真正的发展基础。

杨贺、郑锦宏、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更加辛苦,他们组织和参加训练不说,还要抽出时间来琢磨招式,杨贺是军人,知道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杀敌本领,他们之间的切磋,每天都要进行,而且要将这些招式进一步提炼,去掉那些花哨的招式,归纳简单实用的招式,接下来让所有人练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