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取舍之间(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18 字 8个月前

面对这位堂兄,文谦康承认自己的学识比不上,但这毕竟是自己女儿的婚事,与你姚希孟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就算是不同意,也不能够如此的武断,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就直接给京城写信了,你以为文府真的就是你说了算吗。

文震孟看见信函之后,第一感觉是大怒,恨不得马上给家里写信,不同意这么婚事,不过他到底年纪大了,冷静下来思索之后,才发现弟弟文震亨没有写信,既然没有写信,那就是同意的意思了,要说文震亨的学识也不错的,看人不会看错,为什么两人的意见如此的不统一,这让文震孟无所适从了。

文曼珊非常聪明,赋闲在家的那几年,文震孟悉心的照料孙女,教导文曼珊读书识字,几年培养下来,文曼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大大出乎了文震孟的预料。

“我觉得不行,这个清扬表现的太过于张狂,难道不知道孝敬吗,在长辈的面前怎么能够如此说话,我已经给舅舅写信了,这么亲事还是不要应承的好。。。”

“我如今代表舅舅教训你,你给我跪下。。。”

就今天这件事情来说,姚希孟的做法肯定不对,就算是对郑勋睿不满意,也要几个人坐下来商议之后写信,如此的武断,将自己当什么人了。

姚希孟的脾气秉性,文震亨是清楚的,平日里一般也不招惹,尽管两人之间也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可是与文震孟比较起来,那就差的太远了,再说姚希孟这人身上有一股傲气,说话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有时候可能是好心,但说出来的话语让别人厌烦。

所以郑媒婆接到了这样的说亲任务,也就不奇怪了。

文震孟对少年俊杰历来都是很赏识的,苏州又是出人才的地方,所以他对张溥、吴伟业和吴昌时等人的印象很是深刻,之后张溥等人组建了应社和复社,与阉党作斗争,这让文震孟更加的赏识,若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他几乎就想着将嫡亲孙女文曼珊许配给张溥了。

想不到这一次的考察,居然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姚希孟认为郑勋睿过于的高傲,有些恃才傲物的意思了,而且还在信函之中,隐隐提到了秦淮河的事情。

顿了顿脚之后,姚希孟看了看两人,转身走出去了。

文震亨的话语,让姚希孟的脸色发白,他看了看文震亨,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话来,尽管他的年纪比文震亨大,可是人家是长辈,他刚才真的是气糊涂了,没有想到文震亨也在这里,有些话说出来的确不妥,等于是在扇文震亨的耳光。

文震孟居然也答应了,南直隶乡试的解元郎,只要是年轻人,只要是没有婚配的,那当然是好事情。

男方前来纳采,接下来女方还有时间表态,若是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没有任何的态度,就表示认可这么亲事了,若是有其他的意见,将男方送来的礼物退回去,一切就明确了,双方不需要继续往来,亲事也就不存在了。

“叔父,我在这个家里,还有什么地位,堂哥如此侮辱也就算了,儿女的婚事,他居然也直接插手,这家里还要我做什么,罢了,从今以后,我什么事情都不管了,让有能力的人来管吧。”

女孩子自己提这样的要求可谓惊世骇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是女孩子,这也是因为文震孟对孙女的疼爱,导致文曼珊的性格有些泼辣和倔强,敢于提出这样的事情。

郑勋睿有着如此的文采,又不过是十六岁的年纪,这样的年纪,怎么可能低调,有些恃才傲物也是正常的事情,遇见较真的姚希孟,发生一些摩擦也有可能,至于说到秦淮河去的事情,文震孟不是特别介意,张溥等人也是时常去的,要说张溥已经成家了,郑勋睿尚未成家,到秦淮河去也只能够算是过往的事情了。

但文震孟非常疼爱嫡亲孙女文曼珊,可以说到了溺爱的程度。

看见逆来顺受的文谦康居然敢顶嘴,姚希孟愣了一下,随即勃然大怒。

再说姚希孟的脾气和秉性,他也是清楚的,眼睛里面揉不得一颗沙子的人,任何的事情都喜欢较真,就连和晚辈说话,也是很挑剔的,人家说错一句话,马上就是教训,或者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语。

郑勋睿在南直隶的名气很大,可是在京城尚未形成什么影响,毕竟京城里面的局势太复杂了,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般的调整,后金的侵袭曾经导致京师戒严,陕西的农民造反,甚至扩大到山西境内了,皇上绝大部分的心思都在这些方面,加上各地灾荒连连,哪里还有心思去关心什么读书人。

后来文震孟虽说是到京城去做官了,可依旧关心文曼珊。

“堂哥,曼珊的婚姻之事,那是文家的事情,不管我是不是学识低,是不是无用,不过这曼珊的婚事,还是我做主的,堂哥说话注意一些。”

苏州府城,文府。

姚希孟还没有说完,文谦康的脸色就变化了,他猛地站起身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