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锻炼之意(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26 字 8个月前

“大人,让郑勋睿贸然到延安府去,是不是有些突然了。”

皇上没有马上表态,看向了温体仁等人。

众人离开乾清宫的时候,没有说话,很是沉默,这和以往的情况不一样。

“皇上,臣以为郑勋睿的志向可佳,不过既然是主动提出来,那么该派遣到什么地方去,就需要认真考虑了,皇上既然准备将郑勋睿树立为进士之榜样,就应该委以重任,派遣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去,闵大人提出了山西、河南以及山东等地,臣所知道的,郑勋睿祖籍在河南荥阳,派遣到河南去是不合适的,至于说山东,如今是军事要地,郑勋睿到那里去,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臣的建议,可以在陕西和山西两地之间做出选择。”

足足过了一刻钟,皇上才开口。

正在修建的大凌河城,被后金鞑子攻击,岌岌可危,陕西的流寇,很多在投降的情况下,纷纷再次开始造反,陕西、山西、河南以及山东一带,再次遭遇大规模的灾荒,流民无数,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去救济,所能够做的就是免去这些地方的赋税,可人家都没有饭吃了,免去赋税能够有什么作用。

过了好一会,皇上才开口说话。

徐光启略微沉吟了一下,开口了。

闵洪学没有马上开口,稍微思索了一下,才慢慢开口。

当然,郑勋睿是殿试状元,就算是到府州县任职,如何的安排是很关键的,这样的事情可不能直接交给吏部,需要在这里定下来。

温体仁说的更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但徐光启说的道理是成立的,既然郑勋睿是殿试状元,派遣到府州县去,那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做出事情来,那样才能够有说服力,也是符合皇上的想法的,若是派遣到风平浪静的地方去,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建立起来什么功绩的。

皇上万万没有想到,商议的结局会是如此,让郑勋睿到延安府担任知府,好比是千金重担,这也显得过于残酷了一些,当然诸多内阁大臣是什么想法,暂时不用去计较,可若真的是让郑勋睿到延安府去担任知府,想要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

“翰林院修撰郑勋睿,意欲到府州县去磨砺,诸位爱卿是什么看法。”

半刻钟之后,闵洪学开口了。

“臣以为闵大人的建议是可行的,郑勋睿的确可以出任知府,虽说是年轻了,但学识是摆在那里的,而且在朝廷商议政事的时候,睿智成熟,绝无不妥的表现。”

这也说明郑勋睿离开京城到府州县任职的事情,已经是明确下来了。

内心里面,皇上是支持郑勋睿到府州县去的,朝廷之中存在党争,这一点他心知肚明,若是郑勋睿也陷入到党争之中,那一个很好的人才就可以被消耗了,离开京城到府州县去任职,至少能够尽量避开党争。

文震孟思索再三,还是在日讲的时候,提到了郑勋睿的事情,皇上没有马上表态,沉思了好一会的时间。

周延儒看了看众人,也跟着开口了。

至于说派遣到什么地方去的事情,那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大约过了半刻钟的时间,周延儒首先开口了。

周延儒说出来这样的意见,倒也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面,他是内阁首辅,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是中肯的。

周延儒和温体仁也表态了。

“臣以为闵大人的提议是合适的。”

皇上频频点头,在他看来,郑勋睿的确有着不错的潜力,若是能够好好培养,将来是可以大用的,不过目前还年轻了一些。

徐光启微微顿了一下,再次开口了。

走出了乾清宫,闵洪学对着温体仁开口了。

“臣知道,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可郑勋睿既然主动要求到府州县去,那就要敢于承担重任,若是想着下去得到什么资历,还不如不去的好。”

早朝之后,周延儒、徐光启、温体仁和闵洪学留下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