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建议,整顿官吏,延安府马懋才,能力平庸,面对盗贼四起的局面,几乎是手足无措,去岁陕西巡抚吴大人就私下里写信了,只是没有弹劾,加之延安府乃是人人都惧怕的地方,朝廷也难以派遣官员,因为马懋才之平庸,导致延安府的局面更加的不可收拾。”
郑勋睿一口气说出来这些情况,徐光启显然有些吃惊,怕是没有想到,尚未接到圣旨的郑勋睿,能够将基本情况了解的如此详细。
徐光启可是中华历史上真正的名人了。
郑勋睿叹了一口气,说出来了在皇上面前提出来的三个要求,可惜皇上只是答应了两个。
“大人若是为了解释这等事情,下官就斗胆了,下官绝无意见,下官也清楚,自身的资历很浅,不可能服众,唯有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去磨砺,做出一番成绩,才能够真正得到他人的认可,若是想着平平安安,那还不如留在翰林院。”
“下官知道一些,延安府下辖三州十六县,分别是鄜州、葭州、绥德州,肤施县、安塞县、甘泉县、宝庆县、安定县、宜川县、延长县、延川县、清涧县、洛川县、中部县、宜君县、米脂县、吴堡县、神木县和府谷县,有户数三十七万,人口一百零四万。”
“大人言重了,下官略有不喜,这倒是真的,下官以为,不管是谁到陕西去,都不可能表现的很是高兴,那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下官感谢大人的成全。”
到这样的地方去,就是最大限度的考核他的能力。
“第一个建议,尽量安抚百姓,民以食为天,延安连续遭遇到三年的灾荒,百姓的确是活不下去了,若是不能够很好的安抚,几乎是没有什么办法稳定的。”
徐光启终于说到最为关键的地方,郑勋睿也不敢小觑,不管怎么说,他到陕西去,还是需要得到朝廷之内的支持,支持的力量越大越好,否则今后的日子不一定好过。
“不错,本官听闻你想着到府州县,就感觉到不简单,你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可谓是我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翰林修撰了,迄今为止,翰林修撰直接到府州县去磨砺的,你也是第一人,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本官提议你到艰苦的地方去。”
来到书房的时候,一股淡淡的中药味道传来。
“下官以为,最大的问题乃是流寇聚众造反,安塞的闯王高迎祥,宜川的横天一字王王子顺,定边八大王张献忠,清涧的过天星惠登相,府谷的王嘉胤、扫地王张一穿,米脂的闯将李自成、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绥德的老回回马守应、紫金梁王自用、神一魁,洛川的不沾泥张存孟,肤施的曹操罗汝才、争世王蔺养成、闯塌天刘国能、射塌天李万庆、混十万马进忠等等,都是流寇的大小首领。”
徐光启慢慢走到了郑勋睿的身边,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且不说这些人为什么造反,可是他们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已经让陕西淳朴的民风大为变化,流民乃至于百姓,争先恐后的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流寇绝大部分的头目,都是出自于延安府所辖的州县之中,这让流寇视延安为大本营,就算是遭遇到官军的围剿,也能够回到延安喘息,等待再次造反的机会。”
“本官没有想到,郑大人对延安之情况,如此的通透,看样子本官不用过多的担心了,不过本官还是有三个建议,郑大人若是觉得合适,可以采纳,若是觉得不合适,就当本官什么都没有说。”
“本官看得出来,你不是特别高兴,还是有些埋怨本官的意思,你能够表露出来,本官就很是欣慰了,本官阅人无数,看得出来,你还是质朴的。”
门口看不见什么马车,看来徐光启因为身体的原因,一般不接见来访的客人,这个事情是真的,跟着中年人直接进入府邸之后,郑勋睿很注意的看了看四周,一切都显得很是简朴,看不出奢华的地方。
“这些话不用说了,本官建议你到陕西去,你不会暗地里责怪本官吧。”
。。。
“不错,能够知道这么多的情况,看来你不打算在延安府去敷衍做事了,不过你可知延安府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徐光启走到了郑勋睿的面前,轻轻拍了拍肩膀。
“好的很啊,本官看样子是杞人忧天了,你早就想到这些了,亏得本官多嘴。”
“老夫在户部还说得上话,昨日就给户部打过招呼了,给你提供白银十万两,你也知道朝廷几乎是拿不出来银子了,若是府库充盈,定不止这些银子的,十万两白银,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希望你能够好好的使用,老夫相信你能够治理好延安府,只要治理好了延安府,流寇的势头就会大大减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