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光启(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724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说得好啊,被朝廷派遣到陕西去,没有谁会高兴的,你若是表现的喜气洋洋,本官倒真的是要担心了,好了,本官找你来,的确不是给你做什么解释的,本官也没有必要那样做,本官看你虽然年轻,可几次上朝的表现,很是不俗,故而想着让你受到磨砺,来日成为可用之大才,至于说你是不是能够做到,本官就不得而知了。”

“大人,召见,是下官的荣幸。”

中年人带着郑勋睿进入书房的时候,脚步很轻。

身体虚弱的徐光启,忍不住慢慢站起来了,他完全没有想到,郑勋睿居然对延安府有着如此清晰的认识,崇祯二年延安府大旱,全年无雨,耕地几乎是颗粒无收,崇祯三年延安府再次遭遇灾荒,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皇上对延安府诸多的反贼,心存怜悯,同意了三边总督杨鹤的以安抚为主、剿灭为辅的作战方针,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方针明显是错误的,已经投降的流寇,几乎全部都开始了再次的造反。

“清扬,你在朝中的表现,老夫都是知道的,你没有攀附周大人和温大人,这一点老夫内心明镜,老夫今日冒昧了,主动认下你这个学生,是想着你能够大有作为,为朝廷效力,老夫既然认下了你这个学生,若是没有见面礼,那是说不过去的。”

徐光启提出的三个建议,的确是不错的,也是很关键的,但郑勋睿内心还是不舒服,他岂能不知道这些,可目前的关键是,延安府已经穷的叮当响,朝廷大军数次在延安府境内剿灭流寇,各地官府疲于应付,甚至无法提供充足的粮草,如此的情况之下,他就算是神仙,到延安府去了,也是无可奈何的。

徐光启看着郑勋睿,脸上带着微笑,微微摇头。

看着郑勋睿恭恭敬敬的行礼,徐光启没有拒绝。

郑勋睿还真的不是特别的高兴,那是因为他内心的想法,外人不可能知晓,延安府被称之为黄土高坡,地理条件很是恶劣,当然如今是什么情况,他不是很清楚,但相信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地方粮食产量有限,不可能与南方比较,再说延安府正在闹流寇,他去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安抚百姓,还是要剿灭流寇,而且必须抓紧时间,决不能够耽误春耕时节。

不过他还是要表示感谢。

“恩师请受学生一拜。”

徐光启身体不好,一直都想着致仕,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可以说徐光启是唯一一个在内阁大臣位置上面正常亡故的大臣了。

“第二个建议,春耕生产为重中之重,若是不能够抓好今冬明春的春耕事宜,来年再次遭遇灾荒,朝廷也没有办法救济了。”

徐光启听的眼睛里面出现了精光。

“本官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两手空空到延安府,能够做什么事情,本官说的这些也是空的,不要说你,就算是本官去了,也无可奈何,本官也知道,今日皇上召见你,你肯定会提出来要求的,可否说说提出了什么要求。”

徐光启端坐在书房,脸色不是很好,中年人准备禀报的时候,徐光启摇摇头,中年人明白了意思,迅速给郑勋睿泡茶,接着退出书房,轻轻带上门。

“你到陕西去的消息,昨日就传开了,本官想着问问,你对延安府的情况知道多少。”

郑勋睿的身体微微抖动了一下,迅速站起身来了。

“清扬,你是殿试状元,老夫本不是殿试主考官,按说不应该提出来此等的要求,你若是不嫌弃,老夫欲认下你这个学生,如何。”

一直到这个时候,郑勋睿的脸上才真正的露出了微笑,十万两白银,对于整个的延安府来说,的确是不算多的,但真的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再说他已经是徐光启的学生,日后就能够受到徐光启的照顾,有了这样的一层关系,他在延安府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郑勋睿跟着中年人上了马车,两人都没有说话,马车行驶了好一会,终于停下来。

“郑大人,本官请你来,你不会吃惊吧。”

“徐大人之教诲,下官牢记在心,下官一定不辜负徐大人之期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