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暮气(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股寒气来自于县城,来自于县城的百姓。

宋仁宏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若是先前没有见识到郑勋睿的手段,他会很流利的说出数目来,可刚刚见识了知府大人的刚毅果断,他不敢撒谎了,若是被知府大人识破了,自己可没有好果子吃。

自己所看到的朝廷资料,延安府三十七万户,一百零四万人,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情况了,如今能够留下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这个,连年的灾荒,加上流寇造反,人口和户数都是大减了。”

“大人,崇祯二年末曾经做过统计,全县尚有一万五千户,三万余人。”

“宋大人,本官预计一下,崇祯二年末的统计数据,怕也是假的吧,那个时候朝廷正在西安府、延安府和庆阳府大规模的剿灭流寇,兵荒马乱之际,县衙怎么可能去统计人口,供给大军都来不及。”

他感受不到任何的朝气,仿佛整个县城里面,都是暮气沉沉的老人,尽管大街两边,有驻足观看和行礼的百姓,但这些人的神态都是麻木的,县城里面,紧张的氛围尚未完全消散,因为流寇大规模的出现,陕西几乎每个县都有守备衙门,军士的数量有多有少,多的接近千人,少的也有两三百人,这些人在州城和县城遭遇到流寇进攻的时候,负责护卫城池,城内守备衙门的军士尚且守卫在大街各处。

如此的情况之下,流寇才大规模的产生,崇祯二年达到了高潮,朝廷开始高度重视,任命右都御史杨鹤为三边总督,进驻陕西大规模的剿灭流寇。

“不用首先请罪,说说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流寇一直在米脂县肆掠,无法统计。”

宋仁宏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低下头。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饥荒发展到最后,老百姓挖出饿死的人,骨头当柴火烧,肉煮熟了吃,可是吃人肉的结果更加的严重,吃过人肉的百姓,没有几天的时间,眼睛红了,全身肿胀,痛苦死去。

流寇大规模进入山西的时候,也是山西遭遇重大灾荒的时间。

“本官听你的意思,崇祯二年到现在,没有进行过户数和人口的统计,是这个情况吗。”

从杨鹤和洪承畴的奏折来看,六月份开始,投降再反的流寇纷纷冒出头来,大军再次开始在庆阳府和延安府大规模的剿灭流寇,这意味着惨烈的杀戮再次开始了。

郑勋睿感觉到牙齿都是凉的,他几乎要骂人了,崇祯二年陕西大旱,这种情形,其实在崇祯元年下半年就体现出来了,那个时候延安府知府马懋才在干什么,朝廷在干什么,能够拿出来银子去训练登莱新军,能够给与袁崇焕大量的银子,为什么就不能够救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而且愚昧无知的东林党,于南方的商贾结合起来,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给皇上提出了建议,增加农业赋税,免去商贸赋税,导致朝廷的收入大幅度的减少,让遭遇灾荒的百姓,完全失去了希望。

战马慢慢走在大街上,郑勋睿感觉到了一股寒气。

宋仁宏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许了。

不沾泥进攻米脂县城和葭州州城,不是什么胆子大的问题,而是除开攻打县城,其余地方没有进攻的必要了,都没有什么人了,也不需要进攻,也得不到粮草的补给,不沾泥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才进攻米脂县城和葭州州城的。

恶果在延安府表现出来了,号称七十二营的流寇,绝大部分的首领都是出自于陕西,其中的绝大部分又是出自于延安府,这些流寇目前还是各自为营,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战斗力不强,除开能够收纳哗变军士的军队,其余的就是乌合之众,不能够引起朝廷的特别关注,可一旦他们形成了合力,有了不错的战斗力,联合起来之后,就将成为推翻大明王朝的决定性力量,到了那个时候,神仙也救不了大明王朝。

“去年和今年,很多的士绅富户,都迁走了,目前县城的人口,不足三千人。”

进入米脂县城,郑勋睿身边有一百名护院陪同,之所以进入县城怎么多人,主要还是要取出棉甲和弓箭,迅速提供给杨贺,让前去进攻的护院穿上棉甲,这样安全能够得到更大的保证,当然这么多人进入县城,还是有些震动的。

米脂县是流寇侵袭的重灾区,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就是出自于米脂。

县衙在城南,从城门到城南,走遍了大半个县城,看到的人不多,整个县城都是死气沉沉的。

“大人说的不错,崇祯二年的大旱,流民大量出现,不少的流民加入到流寇之中,朝廷派遣大军多次围剿,米脂县已经成为受害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这户数和人口统计的事宜,根本就无法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