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恩师来信(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7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看完了徐光启的信函,郑勋睿在厢房来回的踱步,他想到了很多。

考验郑勋睿的时候很快就将到来。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徐光启的提议是完全正确的,要是在北直隶范围内,朝廷高度重视,郑勋睿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一言一行都会被周遭注意的,也会有很多的小报告打到朝廷去的,那样他可能陷入到党争的漩涡之中去,无法幸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人见人怕的地方,恰恰就是最好发展的地方。

皇上登基的时候,鉴于魏忠贤的祸患,撤销了所有重要岗位的太监,全部换成了文官或者是武官,可是几年的时间过去,文官集团之间的党争和门户之争,已经让皇上筋疲力尽、防不胜防,特别是袁崇焕造成的打击,让皇上对文官集团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感觉到身边无人可以信任、可以重用了,如此的情况之下,皇上开始重新启用太监。

太监是皇上的奴才,一切都依靠皇上才能够存在,所以从忠心方面来说,还真的是值得信赖的,可惜太监之中,真正的能人太少,而且绝大部分的太监心理都是扭曲的,文采出众的更是寥寥无几,如此情况之下,太监就是依靠着揣摩皇上的心思、一切事情都按照皇上的意图来办理,获取到皇上的信任,一旦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太监就开始依靠权势胡作非为,太监这样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完全可以说是祸国殃民。

可不要小看草原上的部落,虽说他们的文化水平不怎么样,可他们习惯在马背上作战,几乎生下来就是在马背上生活的,而且草原的战马很多,一旦得到了草原部落的臣服,就能够获得大量的战马,还有战斗之中的支持。

虽说他和徐光启是师生的关系,可是徐光启为人正派,在朝廷之中是很出名的,徐光启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大明天下考虑的,很好顾及到个人的利益,也很少出现拉帮结派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光启得到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尊重,也得到了皇上少有的信任。

杨廷枢如约写信,每次都说到了朝廷之中发生的事情,如今杨廷枢已经跟随翰林学士沈忠仁开始制诰文书了,知道很多朝廷里面和各地发生的事情,从杨廷枢的来信之中,郑勋睿知道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八月,广东的钟相国聚众造反,虽然很快被剿灭,可这件事情表明,南方也开始陷入混乱之中。

流寇短时间之内不可能被剿灭,其中心早就朝着山西方向转移了,毕竟陕西一地遭遇的灾害太多了,物资匮乏,流寇在这里也无法发展下去的,朝着山西方向转移,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朝廷以前是看不起后金鞑子和蒙古部落的,统称他们为蛮夷,可惜就是这些朝廷看不起的蛮夷,最终会夺取大明的江山。

也就是说郑勋睿没有两年的准备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左右,他可能就要面对大规模的流寇侵袭了,若是那个时候他尚未做好准备,很快就要陷入到被动之中。

九月初九,太监王应朝、邓希诏监视辽东的兵粮和边防的抚赏,等于成为了辽东的监军,九月二十四,太监张彝宪总理户部和工部的钱粮收支,太监唐文征提督京营戎政,太监王坤成为宣府的监军,太监刘文忠成为大同的监军,太监刘允忠成为山西的监军。

让郑勋睿更加揪心的是,一面是后金不断的强大,一面却是朝廷之内的争权夺利,皇上本人信不过大臣,也无法发现真正的人才,掌控权力的大臣,想到的就是巩固自身的力量,拉到更多的支持,两相比较之下,后金的崛起和大明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历史毕竟发生了改变,蝴蝶的翅膀扇动之后,态势是不能够阻挡的。

打开信函,郑勋睿仔细看起来。

十一月中旬,徐光启居然来信了,这让郑勋睿异常的吃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