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勋睿对于官府收回来的大量土地,倒是不很着急,土地是农户的命根子,只要情况有所好转,这些土地就能够招徕大量的农户前来种植的。
“下官以为,大人完全可以将延安府之情况,实实在在禀报朝廷,这开仓赈济百姓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当时的情况紧急,若是等到朝廷的圣旨,只怕是百姓早就走投无路了。”
因为重伤留在米脂县的四人,早就回来了,好在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在围歼紫金梁王自用的战斗之中,损失了五名护院,这让郑勋睿心疼了很长的时间。
所以说陈尧言的弹劾是有道理的。
要说对陈尧言动手,郑勋睿不是没有想过,不过目前还不到时间,自身的力量还没有壮大,官职也是一般,这个时候动手,不能够保证成功,反而可能坏事。
杨廷枢的信函,来到延安府需要一定的时间,这说陈尧言早就弹劾了,不过迄今为止朝廷没有什么动作,说明弹劾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可陈尧言是给事中,本来就是负责弹劾事宜的,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没有受到训斥和打击的情况之下,会一直弹劾下去,所以自己必须主动出击,让皇上训斥陈尧言,让内阁警号陈尧言,这样才能够制止陈尧言的弹劾,也才能够让延安府稳定下来。
种植玉蜀黍和甘薯,要求很高,依靠诸多的农户是不大可能的,而且郑勋睿带来的种子,可以种植五千亩以上的面积了,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郑勋睿只能够动用郑家军来种植了,好在洪家堡的八百青壮,都是熟悉种植技术的。
“远南京户科给事中,如今调到京城出任户刻给事中的陈尧言大人,弹劾本官擅自动用官府的粮食,没有奏报朝廷。”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本官倒是有一个办法,只是幸苦马大人跑一趟,本官将延安府诸多情况,详细写下来,重点写如何的赈济百姓的事宜,这封信函,请马大人送到西安去,交给巡抚大人,并且当着巡抚大人的面,说清楚事由,若是巡抚大人需要派人前来调查,本官在府衙恭候。”
给吴甡的信函写好之后,郑勋睿没有歇息,接着开始给恩师徐光启写信。
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郑勋睿亲自到田间去示范种地,这个举措让那些投降郑家军的流寇异常的吃惊,他们想不到知府大人会亲自耕耘劳作,这种无声的教导,也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做上下一心,什么叫做郑家军的归属感。
正月底,杨廷枢的紧急信函送来了。
被官府收归的无主土地,数不胜数,流寇连续几年的侵袭,大部分士绅富户的田契都被毁掉了,有些甚至全家都被狂暴的流寇斩杀了,几年的大旱,土地上什么收成都没有,人口锐减,有些耕地甚至开始荒芜了。
不过延安府所属的州县,动用府库的粮食救济百姓,账目都是清楚的,不存在有谁从中贪墨,包括经手人等等,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农户开挖池子、搜集雪水领取的钱粮,都有签字或者是手印,要说朝廷派人来调查,绝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他来到延安府,就是想着实实在在的做事情,避免朝廷之中的党争,避免陷入到漩涡之中去,想不到有人还是想着暗算他,尽管说这种暗算不算什么,他能够应对,但这也提醒他了,不要总是想着埋头做事情,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的,特别是针对那些喜欢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人。
马祝葵和孙启萌两人离开之后,郑勋睿迅速开始写信。
“大人,是谁在朝廷弹劾啊。”
安静了好一会,马祝葵开口了。
“马大人,孙大人,朝廷有人弹劾本官了。”
马祝葵和孙启萌愣住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不应对也是不行的,若是等到朝廷的敕书或者是皇上的圣旨下来了,那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