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携带种子的时候,郑勋睿就考虑到了产量,故而携带了四千亩甘薯种子,一千亩玉蜀黍的种子。
马祝葵等官员,很快就向知府大人提出了建议,来年可以在延安府各地大力的推广种植甘薯,同时州县的知州和知县,也纷纷写来了文书,建议来年大面积种植甘薯。
郑勋睿有这个信心,州县交到府衙的十万石粮食,基本就是供给郑家军的,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完全可以拿来交换战马,相信鄂尔多斯部也是会同意的,毕竟他们陷入到春荒之中,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救命。
马祝葵禀报的时候,脸上带着舒心的笑容,他都记不清延安府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了,而且官府有四十九万石粮食,这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至少能够完全维持延安府各地的稳定,而且官吏的俸禄也完全有了保证。
这个事实,让郑勋睿难以置信。
玉蜀黍收割完毕,接下来很快到了甘薯收获的季节。
从四月二十五日开始,一直到五月初十,足足半个月的时间,肤施县上下都是很忙碌的,其实延安府所属的州县,全部都很忙碌,官府早就停止防告,官吏全部都下去督促收割冬小麦的事情了。
至于说采购甘薯种子需要的开销,一律由官府来承担,将这些甘薯种子分发给百姓之后,按照产量从收成之中扣减出来。
听见马祝葵这样说,郑勋睿有些哭笑不得。
天气一直都很是不错。
尽管产量不算什么很高,但府衙和县衙的官吏还是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产量如此之高的粮食,而且他们也没有吃过玉蜀黍,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连郑家军的很多将士,也不知道玉蜀黍是什么东西,收获的玉蜀黍,郑勋睿吩咐给每个官吏的家里送去一石,让他们尝鲜,结果这东西很快就在延安府各地火起来了,煮着吃、烤着吃都可以,还可以磨成粉之后,和水蒸着吃,而且和烙饼的效果一模一样,完全是能够吃饱的,小孩子特别爱吃煮熟的玉蜀黍,剩下的玉蜀黍,全部都放到军营之中。
肤施县种下的有八万顷的冬小麦。
四月二十五,肤施县的冬小麦首先开始收割。
四千亩甘薯,用了七天的时间,全部收获完毕。
这让郑勋睿欣喜若狂,难道延安府适合种植甘薯吗,这方面他没有经验,以前是根本不知道的。
玉蜀黍的产量的确不高,平均每亩只有三石左右,比较江宁县差的太远,而且延安府春季风大,很多苗子被吹倒之后,是郑家军将士扶起来的,这过于的消耗劳力了,计算起来其实是亏本的。
甘薯的产量,让府州县衙门的官吏觉得是神话,想不到一亩甘薯的产量,超过了十亩冬小麦的产量,有了这么好的东西,今后若是大力推广,岂不是能够彻底解决灾荒的问题。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郑勋睿需要战马,目前他仅仅拥有两千三百匹战马,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人家关宁铁骑有八千军士,战马据说超过万匹了,就说曹文诏率领的一千五百关宁铁骑,进入到陕西和山西等地剿灭流寇,拥有的战马都是两千匹以上了。
甘薯的味道更好,诸多的官吏很快爱上了这东西,吃在嘴里甜甜的,而且易于消化,实实在在能够吃饱。
冬小麦收割完毕之后,玉蜀黍开始收割了。
收获的甘薯接近七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