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福建广东的海盗刘香造反,两广总督熊文灿决定招抚,刘香假装答应,最终扣留招抚的官员,而且予以杀害,至此广东福建再次陷入到混乱之中。
榆林镇的面积不大,但是位置非常重要,是朝廷的边镇,这里的所营堡,悉数有榆林卫节制,而延绥巡抚则是直接节制榆林卫,是他们的顶头上司,长期以来,榆林镇负责防御蒙古部落,和山西大同的重要性一样,都是朝廷高度重视的地方,只不过后来由于辽东的军情变化,朝廷的注意力都到辽东去了,相对忽略了榆林和大同等地方。
郑勋睿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上他没有看见很体面的人,甚至没有看见衣服穿的很完整的人,全部都是破破烂烂的,最令他震撼的是,在归德堡的时候,看见田间里面劳作的几个人,年岁已经很大了,几乎都是直不起腰来了,询问之下,这些人居然是归德堡的军士,这样的军士能够有什么战斗力,要是蒙古部落真的杀过来了,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如此的情况之下,军士不可能有活命的机会,自己吃不饱不说,家人也跟着受牵连,如此的情况之下,不哗变怎么可能。
郑勋睿当即否定了这个意见,如今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价格,蒙古草原已经陷入到大规模的饥荒之中,粮食就是命根子,相对来说战马不是那么重要了,而且他们也养不活战马了,这个时候交换,最多二石到三石粮食,就可以交换一匹乌珠穆沁马,这个中间的商贾,心也太黑了,以为郑勋睿不知道,草原上一石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四两黄金了。
榆林镇的卫、所、营、堡等等,完全实行的是军户制度,这是朝廷一直坚持的,从来没有出现过改变,尽管其他很多地方都实行雇佣兵制度了,可是榆林和大同等地,依旧没有改变,这里的军户,不能够离开,必须一辈子驻守。
杨贺首先是被派到神木,准备联系神木的商贾,看看如何的购买战马,可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郑勋睿成为了延绥巡抚,如此杨贺就不需要呆在神木了,很快就赶到了延绥镇,和抵达这里的郑锦宏等人会和,他的任务依旧没有变化,还是联系购买战马的事宜,这时候已经可以公开的联系了。
更加可恨的是各级军官克扣军饷。
八月,吏部尚书闵洪学被罢官,闵洪学是温体仁的党羽,原工部尚书李长庚出任吏部尚书,九月,左都御史陈于廷被皇上斥责致仕,陈于廷是周延儒的人,这意味着温体仁和周延儒之间的争斗,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朝廷自此将进入到党争不断的氛围之中,可惜皇上还以为能够掌控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矛盾,皇上本来就不想下面的大臣过于的团结了。
按照朝廷的规矩,边军每月的军饷是一两五钱银子,其中一两银子可以折合粮食一石,余下的五钱银子,可以拿到手,按照这样的办法计算,军户还是能够养活家人的,可惜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且不说一两银子根本买不到一石粮食,就说粮食的来源,也是依靠屯军种地获取的,若是受灾了,根本不可能有粮食。
草原部落缺少粮食,缺少盐铁,多的就是黄金白银珠宝,此外郑勋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胆的购买战马,手中有粮食,拿来交换,绝无问题,高价的粮食,得到了黄金白银,再从南方大规模的购买粮食。
七月,太监曹化淳提督京营,免去了唐文征提督京营的职务,曹化淳这个和王承恩几乎同样有名气的太监,终于开始露出头角了。
最后这件事情,对于郑勋睿的影响是巨大的。
郑勋睿可不会这样干,他不是傻瓜,既然身为延绥巡抚,那么这里就是他说了算。
其实哗变的军士,也就是需要朝廷拨付军饷,这个要求不过分。
其他看见的一些情形就不用说了,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一边衣不蔽体,带着小孩,对于身体敏感部位时常显露出来,一点不在乎,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羞耻。
几个月的时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情,这意味着大明真的是气数已尽了,郑勋睿就好比是一个修补匠人,一面努力修补小的缺漏,一面看着更大的窟窿出现。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也就是说,朝廷需要负责的,就是每个军士每月五钱银子的军饷,其余需要卫所自己去挣,这样算起来,朝廷拨付的军饷,每个军士每年不过六两银子,就算是这点银子,也时常不能够拨付,往往拖欠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半载的时间。
来到巡抚衙门,郑勋睿来不及歇息,首先就听了杨贺禀报有关的情况。
也是在六月,叛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攻陷莱州,期间山东巡抚徐从治以身殉国,登莱完全陷入到混乱之中,而朝廷之中,居然还有人为招抚和剿灭的事情争论,糊涂的皇上,也不能够下决心。
这是他认真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做法,和朝廷的规矩有些不符,毕竟朝廷之中的大人,对互市的建议,是让商贾操控,而且是建议彻底免掉商贸赋税的。
这样的情形,是对军户制度最大的讽刺。
他记得很清楚,因为朝廷的大力围剿,流寇兵分几路,有的进入了北直隶,有的进入了四川,有的进入了湖广,还有的回到了陕西,而回到陕西的,必定就是回到延安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