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阵亡的军士,其家人得到了一百两银子的抚恤费用,还有十石粮食,一百里银子在寻常百姓看来,就是一笔巨款了,恐怕一辈子都看不到这么多的银子,十石粮食基本可以维持家人一年左右的生活,这样的抚恤,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所以回到延绥镇之后,郑家军招募军士的工作,再次展开。
这里面就包括最为重要的钱粮问题,军户种植出来的冬小麦,眼看着就要开始收割了,刘泽清曾经去请示,郑勋睿很直接的说了,军户缴纳的粮草,理应归总兵府直接管控,巡抚衙门不会干预,只不过总兵府要做好规划,保证粮食充足,保证榆林边镇不会缺粮,特别是前些年,榆林边镇多次发生大规模的饥荒,这样的情况今后不能够出现了。
截止二月底,郑家军的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一千五百人。
除开最后招募的两千军士,其余军士都是经过了实战,见过了血腥,而且他们在战场上面显示出来的战斗力是非常旺盛的,这与平日里的训练不无关系,郑家军军规之中有一条非常显眼,那就是战斗之中,不管遇见什么情况,哪怕是剩下最后一个人,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也是绝对不能够撤退和崩溃的。
郑勋睿早就知道这样的情况,所以来到延绥镇之后,训读开始招募军士,一次性招募的四千军士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榆林边镇的人,这些人作战勇猛,而且非常团结,誓死不后退,郑锦宏率领的一千一百步卒,几乎都是在榆林招募的军士,他们抵挡了上万人流寇的冲击,尽管损失过半,但是没有崩溃,就体现出来战斗力和团结性。
榆林边镇,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那就是这里的军户,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联系,都有一些亲戚关系,因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军户,户籍制度就限制了他们,让他们无法搬迁,除非是造反,几百年的时间延续下来,几乎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了,这让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加上近几年来的饥荒,让他们相互之间必须要互相帮助,才能够保证活下去,这种天然形成的联系,是不可能被打破的。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郑勋睿很是欣慰,郑家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万人,战马也达到了一万匹。
郑家军的军士达到了九千四百人,训练的事宜一刻都没有放松,特别是在军纪军规方面的要求,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训练期间违反军规的军士,毫不留情的予以惩戒,严重的甚至会遭遇到除名的处理。
刘泽清的表现,整体来说是不错的,在他郑勋睿的面前,也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这得益于上一次的战斗,也得益于郑勋睿特殊的身份,殿试状元,即能够治理民生,由能够指挥大军作战,甚至能够亲自参与厮杀,刘泽清要是不服气,那就没有天理了。
刘泽清很清楚,郑家军从实力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关宁铁骑,只不过这样的话不能够说出来,毕竟关宁铁骑面对的是凶恶的后金鞑子,而且在战斗之中显示出来了威力,郑家军面对的只是流寇,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性子有些高傲的刘泽清,因为经历的复杂,一般是不会真正心服某个人的,但是在郑勋睿的面前,他是完全低头了,人家太厉害了。
闯王高迎祥被生擒斩杀,麾下一万五千军士被剿灭的消息,早就传到山西等地去了,诸多流寇是知道闯王战斗力的,想不到闯王居然被彻底剿灭,本人也被生擒和斩杀,其余的流寇,自然不会选择再次的回到延安去,这等于是找死,不过一些话语还是喊出来了,什么一定要为闯王报仇等等,对于这些毫无意义的传言,郑勋睿根本不在乎。
也就是说,郑勋睿一直都非常的清醒,特别是父母和二娘到京城之后,他将一切看的更加的清楚,尽管前方的道路还是模糊的,但该怎么走,他内心有数。
这一次报名的情况,和前一次完全不一样了,大量的人来报名,父母领着孩子,婆娘领着老公,这也让负责招募事宜的郑锦宏和杨贺等人大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