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绝不能说火器没有作用,特别是火炮,在守城和攻城的战斗之中,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这是有办法改进的。
如今最为先进的火炮有三种。
当然目前的郑勋睿,暂时没有办法,火器的研制需要专门的场所和大量的投入,朝廷只在京城和南京两个地方设立了专门的火器局,用来生产和研制火器,这些年也因为银子的缺乏,在火器的研制和改进上面没有多大的进步,郑勋睿更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再说目前也没有那个必要,等几年的时间也来得及。
“刘总兵,和蒙古部落交易的事情,你就不要眼红了,朝廷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拨付军饷,这一应的开销,都需要巡抚衙门拿出来,若是不能够和蒙古部落互市,怕是榆林边镇早就无法维系了,如今的边军,饷银是绝不能够缺少的,粮食亦不能够少,巡抚衙门没有干预总兵府的事宜,让刘总兵安心的练兵,这已经很不错了,若是其他人到延绥来,会如此做吗,所以不要太贪心了。”
“下官和兵部联系了,兵部说无法提供火炮,可是若是榆林边镇自行去采购火炮,兵部是不会干预的,只是户部和兵部不会提供银子。”
郑勋睿听的直翻白眼,刘泽清也太会算计了,要是能够采购火炮,首先供应的肯定是郑家军,也轮不到榆林边军,再说这采购火炮,需要大量的银子,这些银子可不是凭空就长出来的,需要慢慢的挣回来。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不过郑勋睿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家军肯定要承担愈发艰巨的作战任务,到了那个时候,火器是必须要拥有的,而且还要成立专门的神机营,特别是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火炮,那样才能够保证在战斗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刘总兵,这火炮的价格,你也是知道的,若是总兵府能够拿出来银子,本官是不会反对的,巡抚衙门暂时没有办法,延绥各地,才刚刚安稳几天的时间,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银子去采购火炮。”
郑家军没有火炮,什么三眼铳、鸟铳和火铳,倒是不少,平日里也训练,主要还是练练准星,其他的基本没有怎么用,就是在连续几次的战斗之中,郑家军也没有使用火器。
第三种就是红夷大炮了,射程可以达到一公里左右,杀伤力是最大的,红夷大炮同样是从西方引进的,炮管长,管壁厚,不容易炸膛,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发射用的是实心弹,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而且过于的笨重,不适合移动,一般的红夷大炮,重量都在两吨以上,想要依靠人力快速移动,几乎没有可能。不过红夷大炮用来守城或者是攻城,那就是最好的火炮了。
刘泽清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滴,唯唯诺诺的说不话来,他的确想到了和蒙古部落互市的事情,一来自己可以从中获取到银子,二来也可以趁机装备榆林边军,至于说投入多少的银子装备火炮,那就是总兵府的事情了,想不到这个心思很快被巡抚大人看穿了。
以榆林边军的名义,向朝廷要火炮,目的能够达到,但不可能得到很多的火炮,登州一战之后,朝廷失去了大量的火炮,这个时候想要得到红夷大炮几乎是不可能的,孔有德等人投降后金鞑子,后金得到的红夷大炮就有二十门,其余大大小小的火炮三百门,而且还有很多的熟悉火炮制造的工匠。
其实这个年代的火器,除开火炮能够发挥出来真正的威力,其余的作用不是太大,毕竟火器的威力不是很强大,面对骁勇的骑兵,很多时候尚未真正发挥出来作用,就面临崩溃的局面了,穿越的郑勋睿是明白这一点的,再说他也知道,后金鞑子凭借其骁勇的作战能力,对于火器也不是很重视,操作火器的都是投降的明军,被他们称之为汉军,真正的满八旗是不会使用火器的,他们认为那样掉价。
“本官知道,可是兵部说是没有火炮,本官也没有办法啊。”
他可不敢背着巡抚大人做事情,要是这样,怕是很快就要受到朝廷的责罚。
大明的火器专家不少,最为出名的还是南京礼部右侍郎毕懋康,而且这个时候,毕懋康正在南京研制燧发枪,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发明,燧发枪能够在雨天使用,而且是通过燧石发火撞击射出子弹的,毕懋康的这个发明,可以说让火器研究的进程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可惜不久之后大明朝灭亡,清朝政府严禁使用火器,封存了这个技术,也没有及时的研发改进,导致中国火器的研发,远远落后于西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