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度(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79 字 8个月前

巡抚衙门已经下发了文书,要求延绥各地控制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府州县都是严格执行的,文震亨和董功明也清楚,他们不折不扣的执行巡抚衙门的文书,其实百姓也知道,来年肯定是大旱,种下去的冬小麦没有收成,损失更大。

巡抚衙门的后院,布置得喜气洋洋,尽管已经是隆冬,可进入到后院,能够感受到不一般的喜气,而且已经怀孕的文曼珊,不顾身体的特殊情况,亲自出面张罗。

这表明了文震孟的迂腐,也体现出来文震孟与徐光启之间的差距。

徐光启的病逝,对郑勋睿还是有些影响的,回来之后,他的情绪不是很高,应该说徐光启的病逝,不仅仅对他有影响,对大明的江山也是存在重大影响的,徐光启病逝之后,皇上没有特别信任的大臣,猜忌怀疑的性格更加严重,做事情也偏激了很多,没有谁能够劝阻,导致朝局不断恶化,最终无法收拾。

好在百姓的家里都是有一些存粮的,就算是遭遇到如此极端的天气,也不会如同崇祯二年的时候,出现慌张的情绪,甚至是开始离家流浪了。

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她们很快就要成为少爷的女人了,至于说婚礼同时操办,她们无所谓,反正婚礼就是一种仪式,她们都是侍妾的身份,不可能有太多的讲究。

郑勋睿能够在延绥镇如此的自如,大力的发展郑家军,与徐光启的支持是离不开的,可惜这样的支柱失去了,文震孟虽然成为了内阁次辅,可不管是从资历上面,还是皇上的信任方面,文震孟与徐光启是无法比较的,说话也存在不少的顾忌,不可能无所顾忌的公开支持他郑勋睿,这表明郑勋睿不可能得到以前那样强有力的支持了。

他给温体仁的回信,早就寄出去了,应该说他尚未离开京城的时候,温体仁就应该收到了来信,从那之后,温体仁再也没有写信,也没有继续伸出橄榄枝,更不存在说什么学术方面的探讨,心知肚明的郑勋睿,也没有去理睬这件事情。

文曼珊怀孕是大事情,毕竟这是郑家香火的延续。

这个理由听上去有些牵强,可实实在在,反正文曼珊就是提出来了,让相公纳妾。

当然,朝廷里面,有支持总是比没有的好,相信包括温体仁在内的很多大人,应该是明白皇上的意思的,要不然也难以在朝中立足,所以说短时间之内,温体仁不会为难他郑勋睿,文震孟的日子岁不会太好过,但也糟糕不到哪里去。

从这方面看,徐光启的病逝,对郑勋睿以及郑家军都是有重大影响的。

这一切都提示郑勋睿,他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是完全自立的准备。

纳妾的仪式,可以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复杂,加之冬梅、荷叶与杨爱珍三人的身份,各自有着特殊性,文曼珊是完全可以做主的。

有些人的性格固定之后,几乎不可能做出多大的改变,哪怕就是遭遇到巨大的打击,遭遇到严酷的事实,也不会做出什么改变,这让郑勋睿想到了那些反对阉党的朝廷大臣,宁死不屈,也许他们的行为值得钦佩,但他们所做的一切,未必完全正确。

三个女孩子尽管都高兴,可她们的想法还是有些不一样,冬梅是安心了,荷叶与杨爱珍想的多一些,按照身份和地位来说,夫人的贴身丫鬟冬梅在府里的地位是要强于她们的,家里毕竟是夫人做主,所以在婚姻的次序上面,也应该不一样,这一次夫人为她们同时举办婚礼,也包含了夫人的良苦用心。

这次的婚礼,筹办的时间比较急,文曼珊也没有格外的宣扬,来的客人不是很多,毕竟不是在家乡举办的婚礼,再说纳妾和娶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大肆宣扬。

这就是区别,刚刚上任的文震孟是非常小心的,。也是完全效忠皇上的,甚至是感恩皇上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文震孟想不到其他的事情,更谈不上对郑勋睿的支持。

郑勋睿回到了延绥镇。

巡抚衙门的官吏,以及总兵府的军官,悉数都来庆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文曼珊怀孕了。

两人的到来,让郑勋睿大为吃惊,不过这一天是他结婚的大喜日子,不可能与两人详细攀谈的,两人对郑勋睿表示祝贺的同时,说已经在延绥镇安顿下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