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望华脸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这个问题他怎么可能没有想到。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陈大人并未做错什么事情,若是这个时候予以责罚,怕是不能够平息失态,可能会闹得更大,想必陈大人是有备而来的。”
一部分的流民朝着延安府的方向而来,一部分的流民准备离开庆阳府,到其他的地方去想办法,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更加恶劣的情况出现,陈尧言竟然要求州县衙门审核这些流民,看看其中是不是存在流寇,而且需要严查。
“准备征收赋税,而且准备征收历年欠下的赋税,朝廷也有此等的要求,陈大人的做法还是没有错误,而且陈大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得到皇上与内阁大力支持的,朝廷缺粮食缺银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陈大人为朝廷分忧,岂能不得到嘉奖,若是因为这件事情闹上去,得到好处的只有陈大人。”
“陈大人以为在朝廷里面有支持,就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抽身,这怕是不大可能,既然他想着弄乱庆阳府,那大人就可以将计就计了,让他留在庆阳府解决所有的问题,若是不能够解决,那一切都好说,算账的时候,他怕是难以抽身了。”
延绥各地,延安府有皇上的圣旨,三年之内是免去所有赋税的,庆阳府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必须要缴纳赋税,至于说榆林边镇,因为是军镇,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赋税,偏偏这些年以来,庆阳府和延安府一样,也是灾荒不断,若不是郑勋睿出任了延绥巡抚,考虑到庆阳府的实际困难,以及前任知府董其昌的努力,说不定庆阳府早就乱作一团了。
所以说庆阳府所辖的州县,拖欠的赋税是不少的。
徐望华暂时没有开口,似乎是在沉思。
“清查流民,看看是不是有流寇混杂其中,这更是正确的举措,陕西本就是流寇肆掠之地,而且流寇大大小小的首领,绝大部分都是陕西一地出去的,陈大人采取如此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没有任何可以职责的地方。”
陈尧言出任庆阳府知府,让郑勋睿最为担心的就是农业赋税的问题。
徐望华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好,很好,我这就写信,将陈尧言的一切行为,禀报上去,我不仅仅是要动用诸多的关系,我还要直接给皇上写奏折,赞誉陈尧言做得不错,我以前的很多事情,恐怕是欠考虑的,让陈尧言在庆阳府多做一些事情,我也要跟着学习啊。”
“徐先生说说理由吧。”
郑锦宏有些着急了,准备开口询问徐望华,既然预计到了后面的情况不妙,为什么不能够阻止陈尧言的举措,至少可以向朝廷解释清楚。
“郑锦宏,有些时候面对问题,必须要有取舍,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想要得到一些,总是需要失去一些,庆阳府的百姓,短时间之内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为了日后的稳定,朝廷不知道庆阳府的具体情况,只有某些事情发生之后,朝中那些大人才会知道的,若不然,庆阳府会遭受到更多的折腾。”
“不错,如何让陈尧言留下来,徐先生可否有考虑。”
“大人,属下觉得,目前暂时不宜责罚。”
郑锦宏自然是很气愤的,跟着开口了。
巡抚衙门,厢房。
董其昌没有强行的征收赋税,和其他大部分遭遇灾害的地方一样,有些时候他甚至没有要求州县的官吏去征收赋税,这都是想着让百姓休养生息,本来就遭遇到灾荒了,这个时候去征收赋税,就是逼着百姓造反。
陈尧言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严令府州县的衙门,不准擅自动用库房之中的粮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朝廷的,动用每一粒的粮食,都需要得到朝廷的许可,至于说有的官吏提出来,这些粮食都是巡抚衙门专门采购的,陈尧严很快予以反驳,说是巡抚衙门也要服从朝廷的规矩。
“少爷,徐先生,若是这样做了,那庆阳府的百姓岂不是遭殃了。”
郑锦宏早就想着开口了,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