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徐先生、郑锦宏,想不到陈尧言竟然做出这等事情来,看样子他是想着让庆阳府大乱啊,是不是那样就能够证明他的能力了。”
徐望华和郑锦宏两人的脸色不是很好,他们看着面容更加严肃的郑勋睿。
郑锦宏说完之后,他慢慢的抬起头。
不过东林党的认识和主张,可不是郑勋睿这样的,他们在崇祯元年和二年的时候,给皇上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大规模的减少商贸赋税,全面增加农业赋税,而且还要求各地收取历年欠下的农业赋税,这一道的政策,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户,被逼得走上了流浪和造反的道路上面。
庆阳府遭遇到旱灾,尽管说百姓存有一些粮食,可维持到年底,存在很大的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郑勋睿去年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巡抚衙门出面,购买了粮食,这些粮食就是在关键时刻救济百姓的,加上有部分的流民进入到了庆阳府,各级的官府也需要拿出粮食来救济,可陈尧言刚刚到庆阳府,根本没有了解实际的情况,武断的做出了决定,封存了所有的库房,不准动用一粒粮食,让滞留在庆阳府的流民失去了依靠,也让百姓开始惊慌起来。
“徐先生的预测是准确的,我就一直在想了,陈尧言也是进士出身的,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恐怕是想着弄乱了庆阳府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的,至于说庆阳府乱起来了,那责任就是我的,他已经离开了庆阳府,能够有什么责任,这算盘打的够精的。”
陈尧言所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求府衙、州衙和县衙,开始清理百姓拖欠的赋税事宜,四月份和十月份是征收赋税的时间,马上就是四月了,看样子陈尧言准备动手了。
“不准动用府库的粮食,朝廷的确有此等的规定,陈尧言是完全执行朝廷的规定,没有任何做错的地方,前任的知府董大人,动用府库的粮食,也没有什么错误,因为这是巡抚衙门同意的,可是两者比较起来,陈尧言无疑做的更好,就算是闹到朝廷去了,皇上和内阁都是会支持陈大人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郑勋睿要是不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那他就白穿越了。
郑勋睿用眼神制止了郑锦宏。
“大人,属下刚才说过,陈大人此举肯定是有备而来,说不定庆阳府真正的乱起来的时候,他怕是已经离开了,回到京城去了,留下了乱摊子,难以收拾。”
郑勋睿判断,陈尧言上任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从征收赋税方面着手,这样做对上是有着很大好处的,若是能够征收赋税,上缴朝廷,那么陈尧言的政绩就出来了,能够得到朝廷的赞誉,而且也能够证实东林党提出来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至于说百姓是不是能够活下去,是不是会造反,与官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陕西就是流寇窝子,多出现一些流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庆阳府各级的官吏发现情况不对,谁都不说话了,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执行,至于说是不是会出现问题,这不是他们的责任。
“大人在朝廷里面也有关系啊,为何不利用起来,让陈大人留在庆阳府,这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至少让其在庆阳府一年以上的时间,不管他做出了多大的成绩,若是有了政绩,更要留在庆阳府,继续努力,让庆阳府更加的稳定富庶,若是做的不好,那更不能够抽身离开,至少需要解决诸多问题之后,再来说离开的事情。”
徐望华这样说,郑锦宏很是气愤,但郑勋睿却是若有所思的点头。
更加关键的一点,陈尧言这样做,可以打击郑勋睿这个延绥巡抚。
“属下不敢妄自揣测陈大人的想法,但属下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陈大人此举,必定引发庆阳府的骚乱,流民会大规模的出现,百姓活不下去之后,会起来造反。。。”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郑勋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少爷可以责备陈大人,如此的做法,岂不是让流寇有了可趁之机。。。”
郑勋睿看了看郑锦宏,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既然庆阳府能够征收起来赋税,身为延绥巡抚的郑勋睿,为什么没有能够督促,为什么放任不管,这就是置朝廷的利益于不顾了,这可是很大的罪名了。
三月底,驿站的情报来了。
郑勋睿还清楚,陈尧言若是在庆阳府强行征收赋税,必然会引发大乱,百姓无法承受的时候,必定会造反,要知道庆阳府稳定的时间不是很长,百姓的生活没有彻底的稳定下来,很多时候不仅不能够缴纳赋税,还需要官府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