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行军路上(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8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郑勋睿拿过信函,迅速朝着帐篷走去,其余人也跟上了。

最先出发的斥候,早就在侦查周边的情形,在延安府境内的时候,斥候稍微轻松一些,一旦离开了延安府,进入西安府,他们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责任也更加的重大了。

传令兵急促的跑过来了,手里拿着插着鸡毛的信函。

“属下早就听闻大人之学识深厚,如此绝佳诗句,也只有大人才能够有感而发。”

郑勋睿微微摇头。

徐望华低下头,一路上他和郑勋睿分析过了,洪承畴迟迟没有来信,也没有询问大军什么时候出发,恐怕就是想到春节临近了,让众人过了春节再行动,要不是郑勋睿提前做好准备,根本就不能够出发,由此可以预见,不管是已经参与战斗的湖广、河南与山西大军,还是依旧在路上的四川、山东以及洪承畴麾下的大军,恐怕都是想着春节之后才会行动的。

走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就是关中平原了,道路变得平坦很多,前军的行军速度也更加的快了,河南府各地遭遇流寇的劫掠,大量的流民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士大夫和商贾富户早就搬走,不可能留下来过春节,所以各地的情形是异常凄凉的,尽管接近春节了,官道上看不到什么百姓,和当初的延安府各地,很是相似。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也不愿意厮杀,可有些厮杀是难以避免的,有些血是必须流的,对于流寇,我曾经也是同情的,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迫不得已造反,可我后来改变了想法,不再将流寇看作是流民。”

徐望华被震惊了,他隐隐的感觉到,郑勋睿未来的发展,绝非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种志向和认识,也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郑家军和榆林边军选择的是从东南方向行军,从河南府直接进入南阳府,流寇早就朝着荥阳的方向集中,故而大军一路上不可能遇见流寇,至于说朝廷派遣的各路大军,全部都在城池里面,等着过春节,也不会出现在官道上的。

前军一万五千人,已经抵达潼关。

前军是一万五千骑兵,郑勋睿、徐望华、刘泽清、洪欣瑜等人在队伍的中间,洪欣涛在队伍的最前面,洪欣贵在队伍的最后面,他们行军的速度奇快,十六个方队在官道上疾驰,扬起了漫天的黄沙。

十二月二十二日夜,飘飘扬扬的大雪开始落下。

郑锦宏率领的中军,行军辛苦很多,他们押送的有大量的粮草,三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根本就没有想着要求地方官府供给,再说春节已经临近,不少地方官府都是春假期间。

郑勋睿正是根据这样的想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郑勋睿看着如此的景色出神,大雪落在了毡帽上、披风上,让他变成了一个雪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他们没有选择进入城池,也不可能进入到城池,距离新蔡县十里地的一处山坳,成为了大军安营扎寨的地方,一万五千大军进入山坳之后,迅速的隐蔽。

郑勋睿、徐望华和刘泽清等人,冒着大雪巡查,帐篷里面的灯火都没有熄灭,地上已经铺满了白雪,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还有两天就是小年夜了,寻常的百姓早就回家和家人团聚,准备过年了。

“流寇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朝廷必须下决心剿灭,不能够有丝毫的怜悯,可惜犯下这等错误的大人太多,杨鹤与陈奇瑜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的错误不能够饶恕,正是因为他们的鼠目寸光,让流寇认识到了问题,感觉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形成更大的力量。”

延绥镇到潼关,一千五百多里地,前军三天抵达,完全按照计划好的行军速度前进。

子时,雪愈发的大了,大军在潼关安营扎寨,天亮之后出发。

流寇朝着荥阳的方向集中,河南其余地方官府的官吏,求之不得,只要没有在他们管辖的范围之内,他们就不会操心,该过春节的继续过春节,至于说剿灭流寇的事宜,有朝廷操心,更有巡抚大人担心。

良久,郑勋睿长叹一声,吟出了一首诗词。

徐望华、刘泽清和洪欣瑜等人,看着郑勋睿,没有说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