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行军路上(2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98 字 8个月前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身的残忍,所以我对流寇是绝不会客气的,或许你们觉得我对付流寇太不留情,以前的几次征伐,对于已经投降的流寇,都毫不留情的斩杀,这好像是有失风度,可我宁愿不要这样的风度,也要天下太平,百姓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

“流寇在河南的大联合,说明他们的发展进入到了另外的一个境界,朝廷若是继续想着招抚,那就是引狼入室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军一万五千人抵达新蔡县。

“兄弟们,我带着你们去打胜战。。。”

如此情况下,郑家军和榆林边军就是孤军奋战。

郑勋睿操心的大军行踪保密的事宜,看来是多心了。

“大人,是不是改变行军路线,直奔荥阳,同时给洪承畴大人写去信函,告知流寇下一步的行动,荥阳对大人至关重要啊。”

“罗汝才、老回回、张献忠、李自成等流寇的主要首领,已经在汜水县会和,他们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以上,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等流寇的大小头目,正在朝着荥阳的方向而去,流寇最终的目标,就是荥阳府城。”

“徐先生,我没有想到这些,自从进入朝廷之后,我就没有吟诵过诗句了,我一直认为,诗词都是用来抒发内心情怀的,若是每日里都被诸多的琐事忙的焦头烂额,不可能有时间去琢磨诗词,刚刚情不自禁吟诵诗词,也是想到了战斗之残酷啊。”

“流民只要得到朝廷的救济和安抚,就能够迅速稳定下来,老老实实的种地生活,可流寇就不一样了,他们当初造反是迫不得已,一旦造反的时间长了,他们的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烧杀劫掠,能够轻易得到财富和女人,他们享受到了荣华富贵,不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不愿意付出劳动,不愿意继续种地,哪怕朝廷给与他们粮食,也无济于事,他们的要求更高了,恐怕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究竟想要什么。”

中军一万五千人,绝大部分都是步卒,他们的行军速度也不慢,所有人都是低着头赶路,没有人关心道路两边的情形。

站在点军台上面,郑勋睿看着黑压压的将士,振臂高呼,仅仅喊出了一句话。

以三万对付三十万,这不是明智的选择,根本不用考虑,唯有等到流寇分兵之后,剿灭其中一路才是最佳的选择。

崇祯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一刻,三万大军离开延绥镇,朝着河南的方向而去。

“流寇拿下荥阳府城之后,将在这里会和,实现大联合,他们准备推举罗汝才为流寇的首领,代替被斩杀的闯王高迎祥,流寇不会继续进攻郑州。”

“过年之前,洪大人的信函怕是不会到来了,这样也好,免得我还要考虑如何去应对,大军按照原定的计划行动,通知中军的郑锦宏,计划不变,前军中军会和的地点,依旧是在新蔡县,告诉他们,尽量保密,不要暴露大军的行踪。”

“我们只有三万人,进攻荥阳的流寇,近三十万人,就算是兄弟们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流寇疯狂的进攻,我决不能够冒险,至于说洪大人调集的几路大军,怕是还在想着好好过春节吧。”

两路大军会和之后,斥候被迅速派出去了,斥候侦查的范围很广,包括南直隶的徐州、凤阳,河南的开封府、汝宁府、南阳府等地,他们需要搜索尽可能多的情报,不仅仅是流寇的情报,还包括朝廷各路大军的情报。

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军不担心暴露行踪,可以加快行军的速度。

这句话犹如春雷,让所有的军士激动,他们不习惯文绉绉的话语,更不习惯长篇大论,对于如此直白的要求和期盼,如此高昂的自信,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身旁的徐望华,细细品味诗词之后,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赞叹。

“荥阳的陷落,不可能避免了,流寇在荥阳的大联合,也无法阻止,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唯有加快行军速度,而且要绝对保密大军的行踪,他日厮杀的时候,才能够做到出其不意,也只有这样,我们面对流寇,才能够取得完胜。”

徐望华有些着急,他知道郑勋睿出身荥阳郑氏家族。

十二月三十日,大年夜,天黑的时候,郑锦宏率领的中军一万五千人,抵达新蔡县,进入到山坳之中,郑锦宏同时带来了苏从金写来的信函,流寇计划正月初五开始攻打荥阳府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