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瞧孙家大院的规模,孙老头子是有些家底儿的,自己是个老兵、儿子是个现役的官兵,即使出了大乱子,依着马师爷说的马骝山地理,只要守家在地,也能谋个太平安康。
“你这后生还有些眼光,你们那边是这么叫吧?
后生,我家这丫头可是能文能武,还剃的一手好头,你瞧我这脑门子溜光水滑的,哪有一处刀疤?全靠我闺女这好手艺了。”
与其给闺女招个憨蠢的庄户汉,不如就找这个山东后生了,这小子别看他一脸憨厚样,心里鬼着呢!有这鬼心思,儿子说不准还得沾妹夫的光呢!
一番争斗下来,孙守业败了,不是因为斗不过面前的后生,而是因为他老了,老的不敢放手一搏了,他这闺女得来不易,为了闺女婆娘都没了,闺女再没了家就没了。
“嘿嘿……惯坏了,这去天津卫的路还长着呢!走走看、走走看!
“依!怎么不依?莫欺少年穷,你这后生活的明白,翠儿跟着你吃不着亏,正好这次去天津卫,让你大舅哥给你在武卫军谋个差事,这义和团不是啥好地方,等有了差事,咱们就在天津卫拜堂。”
义和团没前途,官兵也没什么前途,京津离着大乱不远了,直隶呆不住、京津更是别想,山东现在是李大成唯一的出路,但怎么回去、什么时候回去,还是要有个考量的,这时候回去只能挨袁鬼子的枪子。
搁俺身上,俺是不放心的,义和拳、义和团,名声叫得响,可老爷子,人心难测呐!
关键是家伙事儿,如果只是老爷子跟着,家伙事儿有没有也无所谓,您家里这么一个水灵灵的丫头跟着,您老爷子就放心?
老头子同治十年跟左大帅进过西北,打了十多年仗,剩下的十多年走南闯北也去了不少地界,数来数去,还是直隶安稳些,沧州是个武窝子,老汉本想着在沧州地界颐养天年的,没曾想天子脚下也不安稳,这大清国不成了!
再有,都三月天了,往后一天比一天暖和,弟兄们还穿着大棉袄呢!您看是不是也要抬抬手漏点儿?
李大成这话可说到孙守业心里去了,这叫啥,这叫瞌睡来了有枕头,自家的大脚丫头趸摸婆家还真是挺为难的,更别说招个上门女婿了,自家儿子入了行伍,想要有些前途就得慢慢厮混,正好来了个明白的上门女婿,自己就不愁没人养老了。
世代耕田的农民,没了土地、没了口粮、没了活路,再加上有些人的撺掇,没多少事儿他们是干不出来的,诚然义和团之中有不少好汉,但坏种儿更多,有了这些老鼠屎,拳民过不了多久就是拳匪,好人沾了血也会变成恶人的。
见孙老头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李大成嘴皮子一出溜,就说了不该说的,刚刚还打算糟蹋人家闺女的马师爷,还在正屋地上睡着呢!
“哼!姑娘还瞧不上你这个土鳖呢!”
直隶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剿杀义和团,而且多少有些纵容的意思,依着山东紧、直隶松的现状,沧州这地界,只会涌来更多的拳民,相比李大成在平原见过的大场面,马师爷这样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真正那些与官军干过的拳民,可不像马师爷这样探明了情况才会动手,那些人都是脑瓜子别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天的拳匪,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良善人家,肚子饿了照抢不误。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还有一句话说的好,打狗看主人、看人下菜碟,自己这帮子一看就是逃荒的,就算真是义和拳,混成这样,别的坛口也看笑话啊!这世道破衣烂衫就要受欺负,老百姓之间也要分个贫富有无三六九等的。
这老头子提出跟着他们去天津卫,很有想法,现在的山东、直隶不说遍地是义和团,但乱民的数量绝对不少,袁鬼子杀得再凶,也扛不住灾荒年间的难民多,难民多了闹义和团的乱民也就多了,与官军相比,本土的百姓更熟悉地理,藏起来,即使真的剿杀也需要时间的。
“俺想做你姑爷,老爷子也照依?”
“哎呀!后生留步,是老汉想差了,这事儿还是后生你想的明白,这么着吧!你这后生说啥,只要是老汉有的都依你。”
“俺就是这么一说,老东家可别当真,俺这还带着二十多口庄子里的兄弟呢!不给他们找个活路,俺可不敢在老东家这里落户,不然庄子里的叔伯大爷,不得戳着脊梁骨骂俺?”
“好个后生,明白人呐!
“也对!这样吧!老汉还有几头大骡子,弄个骡车驮着翠儿也方便一些,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路上要是出了乱子,老汉可不饶你!”
孙老头子想沾着义和团的便宜,带着闺女平平安安的到天津卫,不是不成,路费总得给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