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官民合作好处多(下)(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04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就好!大福、大河,你们也别跟着俺了,那二十个人给大憨和大狗,你们俩再带五万银子回去,再多买些地,让庄子里的叔伯们,找处山头,挖地道地窖,俺有用!

人在路上一个个的饿死,有叔伯有兄弟有儿孙,生死一线谁管善恶呐!这二十个人,也是庄子里练过的,有他们在庄子里的叔伯们放心。

难民营这边的安稳,并不能换来山东、直隶、京津的安稳,义和团该闹还是闹,许多惨事、惨案不断的发生,义和团的风潮越越闹越急,呆在沧州府城外的李大成,很多时候都会感觉不寒而栗。

即使这事儿朝廷不管,各地的盐商也不会跟他们善罢甘休的,发国难财是有风险的。

李诚有带人回来了,曹老二那边派人出去找的船也来了,有了船买卖就能干了,大小李庄心来的那二十个人,也成了李大成的底气,这样李大憨跟李大狗那边就更容易带人了。

盐商取盐一样要经过盐场,盐场那边是有工本的,而李大成这边只需要付出劳力而已,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占了乱局的光,没有义和团大乱山东、直隶、京津,谁也不敢如此大规模的倒卖私盐,现在的统治秩序已经乱了,朝廷方面给大清各地展现出了乱世的一面。

“正好!俺这里有笔大生意,你去找曹老二他清楚,咱们买的粮食,三成送到微山去,告诉叔伯们,咱也是难民来着,遇上难民就该接济,遇上那些实诚的,并进庄子也不错。”

盐李大成手里有的是,但盐引就不是他能弄到的东西了,但这事儿也不难,有蒋辉云协助,伪造的盐引一百两一张,这东西本就是官府发的,刻几个大印就能做,现在的世道这么乱,谁有心思去盐院核对真假?

乱世之中什么最值钱,能吃的东西,那些世代经商的大商家,最是明白乱世的规则,乱世之前的银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粮食、食盐、布匹、药材这样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在乱世之中,能换来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银子,这个时候的大商家们,都在准备着发国难财呢!

以库存盐的运输,养住这些地方的难民,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他们挣到挺过难关的银子了,至于以后去哪,这就不用李大成操心了,有了银子哪里去不得?

繁华归繁华,但李大成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义和团属于兔子尾巴长不了的货,一旦义和团败了,朝廷的局势再次走向暂时的安稳,那些个花钱囤盐的傻子,都得对着大堆的盐傻眼,朝廷安稳了谁会让你肆无忌惮的卖私盐?

跟着李诚有一起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大福跟李大河,这两人见过杀人的场面,护持庄子足够了,这两人回来了,听口气不像庄子里出了事儿,李大成心里虽说欢喜,但脸上带的却是怒容。

大运河这条沟通南北的血管,因为沧州府这个小心脏跳了那么几下,十天过后,竟有些复苏的征兆,运河通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滚滚的银流,山东那边自然不会怠慢。

三千多黄河拳的弟子,李大成劈了一半最年轻、最健壮的给了李大河、李大福两人,做正经买卖也是需要武力护持的,短暂的私盐贩卖,应该可以养住这些人的。

这次过来,叔伯们说了,出门在外总要有一家本当的兄弟照应,有些家里没人的,也被俺们给带来了,都是有把子力气的,一共二十个人!”

“大成哥,咱们两个庄子的人,逃到了微山一带,那边水土不错,还有大湖,咱们回去之后,在那边买了三百亩地,有周边庄子的照应,出不了事儿,官府的人,庄子里的叔伯也打点了。

李诚有这小子机灵,知道在路上学学买卖粮食的本事,管他会不会呢!慢慢的就会学会。

十天的时间,上推五十年,沧州府这里的信息,传不到江南,但现在不同了,李中堂建了电报局,别人或许不能随便用,但财雄势大的商家们可以,长芦盐的品质一贯不错,嗅到了这股子盐味,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经过运河向沧州府集结。

出门逃荒能混得好才怪呢!若不是李大成送回去的几千两银子,大小李庄的人每天都要有几个饿死的,几千两银子救了两个庄子,庄子里的叔伯们才不管李大成在外是偷是抢呢!

京津是财源宝地,老渠连着孙家大院,微山是个新基地,船多才隐蔽,京津的海路现在面临洋鬼子的威胁,运河京津段有了漕船便有了买卖,这条路不难维持,老渠往东有个盐场,周边也有粮食,这一段虽说不好维持但也勉强,难的是微山一段,太多的漕船势必会引起山东官府的注意,想了想后果,李大成还是决定以孙家大院为主要的银库,这里的路程也最近,不容易被发现。

三十多份盐引值多少钱?李大成最清楚,山西财主有钱啊!按着盐场出货价的八成囤盐,张口就是五十万石,看那边一脸多多益善的意思,李大成知道,自己这第一笔大财,发在山西财主身上了,也发在这乱世身上了。

“路上看过!没啥难的!”

曹宝初手下的船工跟江船也越来越多,江苏昌丰那边的人来了一趟之后,留下了三十几条江船,第二趟来的时候,人家点明了要盐不要银子,近乎白给的盐货,对盐商来说也有很大的诱惑呐!

也是,这盐与粮不同,再过几个月就该腾仓房存新粮了,陈粮越存越不值钱,盐则无所谓搁在露天地里遮盖一下就好,即使下雨损失也不太大,关键是盐的价格低,低到了成本价以下,这样的盐可不有多少要多少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