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水沃津沽(下)(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63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爷,您那边也使使劲,让宛如怀上一男半女,咱们儿子的富贵,可都在咱们手上把着呢!

盯着神叨叨的桂顺,李大成就想不出这厮是怎么看破世情的,了不得啊!看着他手里的牙管儿,李大成抿了抿嘴,打消了试一试的想法。

“时间紧迫无须多礼,直接说!”

水患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后无粮,只要运河水量充足,五万斤以上的漕船可以顺利通行,无论是漕船的数量还是运粮多少都能提上去,南方的粮食即便涨价,也过不了五两,一百万两银子就是二十万石粮食,六七百万的银子,想必津门一处应该还是有的,无非不花自己的钱,到了津门再抢一遍就是了!

王勇钦的喜不自胜,李大成无心去看,在众人面前事情能不能做,最终拍板的还是桂贝勒爷不是?这请示的工作也要做好,不然没了主次,就会折了桂顺在众人面前的威严。

王勇钦三人涉及到李大成之后的布局,有了这次的战争,朝廷也会注重一些运河的修缮,海运虽好但不在自家手里呐!这想法老娘们应给是认同的。

“贝勒爷、二爷,倒灌运河之法,学生三人已经拿出来了。”

等有了儿子,咱们就叫振威,爱新觉罗·振威!爷,您要是有心,咱们也照载家这样,扶个儿子皇上出来!”

“依你!”

桂顺对于王勇钦三人依旧是爱答不理,这就是上位者的高姿态,一个不搭理三人就诚惶诚恐了,李大成挥挥手,示意三人说计划。

至于推上去的人不听话,现在就是个无法无天的年代,拉不下来就暗杀,这事儿再简单不过了,有桂顺顶着,暗杀又能怎么样?老娘们不发话,忍着!

“嗯……爷,您说的什么?”

“贝勒爷、二爷,请看,这是京津水域图,南北运河交界之处有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五河之水汇于津门东北角的白河处,只要在津门东北角阻截五河之水,一可使海河水倒灌入南北运河使运河水量充裕,二可积水冲垮天津租界,三可溢水淹没津沽一带低洼之地,这些地方正是官道与铁路的必经之处。

有了运河之利,譬如一条水上铁路,只要改改船山东就能上连直隶京津内蒙山西,中联苏豫甘陕,下连江南,无须很大的投入,以河道水域就能勾连大半个天下,再借助烟威青海上三港,山东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商业大省,沟通中西内外。

“不错!你想的不错!待会儿看看船上有没有合适的师爷,先找上几个。

贝勒爷,此事可否照此办理?”

专业人才就是专业人才,王勇钦这一二三四五说完,李大成心里也就有了谱,这天赐的妙计可用,而且效果不错,即便是加上损失,这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狗日的桂顺,刚刚显然是神游天外了,李大成重复了一遍之后,他才点头称是。

“桂哥,宛如不错啊!您就舍得?”

在城防东北角堵水,也有两大缺憾之处,一是积水过多,容易冲毁城墙,第二就是海河水倒灌之后,运河自京津至山东段沿岸,必然要生水患。”

解决问题先易后难,泄水冲垮天津租界,使津沽一带变成泥淖,本就是作战方略之一,在李大成看来人为的水患应该是可控的。

“哟……贝勒爷,您这是在威胁老子?”

“人手到了津门,你自去招揽,京津到山东的水患,必须可控!

这些颐指气使的手段,桂顺也在慢慢的熟悉,当年这样的场面他也在家中遇到过,借着烟土的作用,缭绕之间,桂顺仿佛回到了过去,自己就是阿玛,李大成就是师爷。

听了李大成的话之后,王勇钦的脸上难掩失落,而周帧却是一脸肃然的应下了。

“对喽!就是这样!王法?你桂顺以后就是王法!”

再说了,咱爷们儿在京城的宅子一大片,这可是咱爷们儿的,没儿子,爷,您就别想要那些宅子!”

至于拟折子的事儿,李大成与桂顺都不在乎,王勇钦弄完了他们看看就好,这是涉及到王勇钦自身前途的,这样的文章做不好,他的进士名头就白费了。

“爷,这事儿现在做是不是有些急促了,一来咱们刚到津门就这么要挟朝廷,只怕老婆子那边不痛快呐!

一边喝着茶,李大成一边教着桂顺做混世魔王的本领,那边王周陈三人也做好了谋划,在外面只等桂贝勒爷的接见了,李大成示意漕工让三人进仓,三人在底下也分出了主次,这次解说的就换成了圆滑的王勇钦。

折子的事儿,不妨在那些投奔咱们的人里宣扬一下,告诉他们,只要肯为你桂贝勒爷做事儿,前程是有保障的!

被李大成带进官场的桂顺,最大的好处还是这种不自信,这样才有敬畏之心,伺候紫禁城的老娘们没有敬畏之心,很难受的重用的。

“城防内外积土为坝即可!这样也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防积水冲垮城防,二是可以巩固城防,预防洋鬼子炸垮津门城防,三是城外土坝吃水之后必然泥泞一片,可以迟滞攻城!”

“您还能宰了我?叫桂哥,以后咱们就是亲兄弟!”

李大成所估计的一人一天一斤粮,可能还不够,两到三斤是正常的供应量,这段时间李诚有跟曹老二的人马忙于运输财物,京津一带的粮食现在靠的是吃老本,一旦粮食跟不上,其他的法子再好也是白费,吃不饱怎么打仗?

大船进不来小船拉的少,三十万石粮食恐怕是很难保证的,再者京津大乱南边的粮食惜售,从筹措到运输,哪能保证一天一万石的粮食?

“嗯!京津到山东段的水患,咱们是否可以用泄水的手段来解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