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先发制人(上)(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33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洋鬼子若是走开平、长芦一线,自津门发兵要跨过白河、长芦运河等数条河流,您的人现在堵了白河主干,河水暴涨之下,两岸泥泞异常,一旦洋鬼子军队攻击小站、开平、长芦一线,津门之兵援之不急,京师门户洞开!

大军行进,从大沽口到津门,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一天赶去大军势竭不可战,两天赶到,如许多的人马,洋鬼子岂能不知道?振威军上下的战力,在座的三人谁也不清楚,一旦溃散,聂士成不敢想象那种局面,在朝鲜他是见过淮军溃散的,丢盔卸甲一溃千里呐!

二三十万人在老子眼里不算多,勒好你的武卫军,别到了时候,洋鬼子没打反而同室操戈。

“二爷,罗军门的话不错,大沽已失,津门唐保一线就是京师的门户,保定身处直隶腹地,有津门在保定一线无恙,开平、长芦一带,对津门来说无关轻重,但对京师来说,开平、长芦重于津门。

洋鬼子若是由北路进军,一可越津门而过,二可跨北仓到达通州,宋庆武卫左军所部防御重点在山海关,一旦津门、北仓两路扑空,京师危矣!”

经营大沽口威震海门四大炮台,十几处小炮台二十余年,罗荣光自然知道大沽口是否可以再战,炮台不可移动,此时洋鬼子的战舰,只怕已经到了大沽口炮火难及的腹心之地,再战?谈何容易呢?

“你当老子的督战队是摆设?八万督战队,除去罗军门处的一万,还有七万人,两万人策应奔袭大沽口的振威军,两万人策应直面洋鬼子军队的十万人与武卫军,两万人与罗军门的一万人做后队横在津门城防一带,剩下的那一万坐镇津门。

“老哥慎言,提防隔墙有耳!”

“海防要塞,京津门户,自然重逾千钧!”

一旦战斗开始,振威军的编制必然混乱,这样的人马是勒不住的,强行约束,只会越来越乱,一把洒下去,混战、乱战也没什么目标与目的,只有一条,敌人不死光,脚步不能停,这样的作战计划,才最适合振威军。

咱们玩的招数虽说眼花缭乱,但其实就是一招,先发制人!”

这是其二,击其主力于半渡,前有强军后有堵截,且无炮火支援,届时其万余人马进退失据,此战可期!

计是好计、策是良策,可在聂士成看来,李大成这位二爷还是算漏了一项,那就是操练,三十万人的军队,成军的时间不过半月远袭大沽口的就不必说了,近处的这些能不能成型也是问题啊!

有了生与死的逼迫,操练自然也就认真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全员掌握射击操典,这事儿这么看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罗军门,大沽口可能做再战之地吗?”

“此事……”

你们来说,这十万人马是干嘛使得?”

憨直的性子,于官场来说是好的,这样的人可用,但于战场来说,这性子就不美了,过分拘泥于成法,不知变通,才是聂士成最大的罩门,聂罗二人差不多,与聂士成相比,罗荣光强一些,但强的也不多,精锐大军让这样的人带着,朝廷是可以安心了,但战力何在?

“聂军门,大沽口于津门而言,作用如何?”

朝廷针对洋鬼子的策略是防堵,李大成的策略是直击,两者之间有些不可调和,聂罗二人听李大成的,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朝廷无恙。

论记忆力高低,绝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要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东西的速度就很快,这一点在李大成看来,可以利用!

这就是李大成详细的作战计划,虽说是详细计划,但对于一份作战计划而言,这东西委实太过粗陋了,但这种粗陋正好配合振威军低下的战力、与粗糙的编制。

“这……这得看炮台的火炮是否完备,西沽武库的弹药尚算充裕,只是如今洋鬼子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即使再战,大沽炮台也不可久持!”

但是,在老子的眼中,一万八旗子弟守长芦一线足矣!

再说了,咱们行伍这么多年,这样的事儿朝廷做的还少?”

“攻敌之必救!大沽口于津门而言,不可做再战之地可有可无,但于洋鬼子而言,却是前军之命脉,后军之门户,一旦失却大沽口,此战洋鬼子稳败不赢!

聂士成的问题,还是将振威军当做了正规军,不懂得变通,李大成点了点大沽口的位置,也希望聂士成这厮能多些变通。

笑眯眯的说出了让聂罗二人浑身发寒的话,李大成晃悠悠走出了屋子,与聂罗二人讨论完战略之后,才是真正的排兵布阵,振威军那边也该安排一下了。

留下一句有些意味深长的话,罗荣光也迈着大步走出了屋子,行伍一生,这一仗才叫是打仗呢!

“你功亭不信,我罗耀庭是信的,此事他真敢做!

火车走的比人快,届时洋鬼子后队主力的重型军械必然先一步到达租界区,武卫军主力东进牵制一万洋鬼子主力,十万振威军相辅,剩下的振威军将士与罗军门的炮队一起端了租界区,此战之中,洋鬼子的大批火炮怕是用不上喽!

一旦让洋鬼子的军队越津门而过,那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宣告破裂了,在两人眼中,武卫军对振威军,以一当十不为过,李大成只安排一万人马防守长芦一带,显然是触了朝廷的底线,也触了聂罗二人的底线。

罗荣光说的不错,津门唐保一线现在就是京城的第二门户,一旦洋鬼子跨过去,这道门就算是废了,跨越津门的法子有两个,一是在山东登陆北上京城,二是在津沽一带登陆西进京城。

一下午的实弹操练之后,振威军对于津门的控制力也增强了不少,以紫竹林码头南北为界,以西全是振威军的势力范围,再也没有洋鬼子军队驻扎了,以东,租界区的洋鬼子也让出了一两里的缓冲地带,以备振威军上下攻入租界区,这一阵乱枪乱炮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大沽口一带的的探马傍晚的时候也带来了消息,那边的军队正在做拔营的准备,明后日兵锋怕是要直指津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