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硬扞德国战车(一)(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321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秉衡、宋庆、马玉昆等人留在津门就是祸害,裹挟着他们去大沽口,为振威军填坑才是首选,相对于步枪,李大成更想要的是几百门火炮,有了集群炮阵,打滩头阻击战的成功率就大多了。

“桂哥,我知道……”

“这都是为了咱们,宛如你可不能耍小性子。”

刚刚唱完的两个津门名伶,愣愣的站在台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二爷,她们都认识,津门城中权势滔天的人物,一句话就能决人生死的。

打胜仗容易,打败仗更容易,将一场必败之仗打的血乎淋拉。在李大成看来是真不容易,坐镇津门他也难得安眠,十几天的时间睡了七八觉,其中一半的时候,还是躺下一两个时辰,就再也睡不着了,缺少睡眠、压力过大,让李大成的整个人都处于狂暴的边缘,稍有不顺动辄杀人。

听出了李大成话中离别的味道,桂顺也是一脸的落寞,心无杂事的他记忆力很好,刚刚李大成的话他都记住了,有些情意短时间就能让人不可忘却,看着一脸严肃的李大成,桂顺眼中也满是担忧的神色。

桂顺刚想着劝一劝,宛如却拉住了他,指了指李大成,轻声说了一句。

若情报不差,最先到达大沽的应该是德国的远征军。日俄那边经过前面一场之后,谨慎了一些,再来也是精锐,调派精锐需要的时间长一些。战斗的层次现在也可以大体划分一下了,德日俄三国接踵而来,一场接一场都是血战呐!

第五,咱们要战败的事儿,你我知道就好,在其他人面前,你开口就要言胜。”

与李大成这些天的轻松惬意相比,桂顺这厮就是活在地狱之中呐!说这些话,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李大成在津门维护戏班、茶楼的事儿,是怎么传到桂顺耳中的?逃不开内部争斗这四个字。

这样的气场,这样的手段,现在连李大狗见了他都不敢喘粗气,进出来去都要夹着双腿走路的,每天泡在茶楼里听戏,李大成的眼睛、耳朵却悬在津沽的上空,未来的战争要打出血性,太难!太难!

突来的这一幕,让桂顺也愣了一下,转头向王五询问,王五那边也是一脸的苦笑,大沽口那边的消息,有一半都是王五经手的,只要那边来了消息,无论白天黑夜,都要第一时间递给李大成的,不能有一丝的耽搁,李大成这些天睡了多少个时辰,王五算的清楚,就是铁人也受不住啊!

机器局那边有四千发进口的大口径开花弹,自造的一万两千余发,平常一天能造二十发,全线赶工平均下来一天能造两百发上下。大口径火炮寿命极短,将发射药的重量拉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大沽口炮台的三十多门大口径火炮,能打三到五万发炮弹就是极限。

眼前的事情基本安排完之后,李大成才有机会见到了自家的主帅桂贝勒,这位在京城的半月,也是吊着胆子活的,朝臣的攻讦,老娘们的猜忌,洋鬼子的恶形恶相,虽说顺利回到了津门,但桂顺心中可是留下了不少的阴影。

血战过后就要分别,这可能也是李大成心情紧张的原因吧?相对于大清的官场,桂顺太不成熟,即便有顾其行在身边出谋划策,但有些事儿桂顺还是要学着去做的。

运送洋鬼子到大沽的漕船,已经装满了土石,只要一声令下,三百余艘漕船,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阻塞大沽口。

要淤塞河道、港口,要加固炮台工事,蒲包、麻袋也就成了抢手货,威震海门高五处炮台,加固一个炮位,就得需要成百上千条麻袋,炮台都是三合土铸就的,没法开挖壕沟,在炮台上筑起道可以防大口径火炮的阻击阵地,动辄就是几万条麻袋。

沿河一带没法开掘壕沟,工事也得用到大量的麻袋、蒲包,津沽一带到底需要多少阵地?李大成的想法自然是多多益善,可这些事儿,直隶府署那边就是做不好呐!

再转头问了问宛如,李大成为什么这样,桂顺也就清楚了,焦不离孟,为了当时在城墙下的几句话,李大成也是在玩命呐!

“别吵,睡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招呼宛如,让人清空了东来轩,李大成、桂顺、宛如坐在前面,王五等人坐在后边,东来轩的折子戏接茬开始演,由于来的仓促,戏码什么的也没人关心,这边上来就是一出断密涧。

第四,催促南边赶紧解运枪炮,东南互保咱们也得维护,但枪炮的事儿咱们也不能吃亏,枪炮到了之后,不要以振威军为主,以罗荣光与聂士成的部属为主,枪炮到了他们那里,就是咱们的,若十天之内,南边没有准信儿,参劾他们没商量。

第二,用你手里节制津门军务的权柄,将李秉衡、宋庆、马玉昆、董福祥所部。调到大沽口的阵地,津门左近的练军也是一样,振威军是咱们的根,他们是朝廷的人马,这个时候,死他们好过死振威军。

好好的一场戏,就被李大成搅了,一行人静坐在东来轩,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大沽口那边来了消息,王五才在桂顺、宛如要吃人的目光之中,推醒了李大成。

官场有桂顺一个也就够了,剩下的那些都是附属品而已,李大成志不在官场,过于较真很没必要的,现在他所担心的是战局。

“桂哥,你要学着总揽大局,我不可能时时都在你身边的。”

大清这边,因为桂顺的原因,江苏的李秉衡、山海关的宋庆、北仓的马玉昆、京城的董福祥。都想在接下来的一仗之中主战津门,李大成来见桂顺的意图也很明确,将这些捡便宜的货,都推到大沽口,接下来的仗,打的就是人命,这些人还是去前线做炮灰为好。

“就弄些麻袋、蒲包而已,这么点事儿都做不好,还当得什么官儿?杀!杀他满门!

“有话就明说,二爷您弄这些弯弯绕,咱听不明白,与京城那些物件相比。咱爷们儿还是服您呐!他们?差的远喽……”

五哥,麻袋、蒲包的数量不够,就从津门的估衣铺,还有百姓手中弄些衣裤做布袋,津门附近的壮丁不是都发出去了吗?剩下的老弱妇孺,针线活应该会做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