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铁棺寻衅(上)(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15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几十万人马北上,洋鬼子睡不安稳的!”

振威军的归属,现在桂顺是管不了的,要等山西那边老娘们的消息,即便东三省真的被老毛子给占了,没有懿旨,振威军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京师,以后怎样还是要看老娘们意思的。

桂顺闹归闹,但绝不阻碍李鸿章去议和,每每到了议和的时候,桂顺就在车上睡大觉,李鸿章走了,他就直奔使馆区,去跟那边的洋鬼子们攀扯交情,等李鸿章和谈回来,这货继续堵贤良寺的大门。

“还是那样,没有三五个月,怕是没结果的!”

至少六七十万嗷嗷待哺的难民,四五十万兵员。再加上京师原本的二三十万人口,这些就是京师背上的一颗炸.弹,津门一丢,漕运也就断了,京中粮草现在靠的是吃老本。这么吃下去,一两个月之后,官仓粮食告罄,就是京师再次变乱之时。

振威军不能动。不代表没人能动,难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由头吗?振威军的编制本就松散,这个时候,散掉一部分。也不当大事儿的。

变乱之时,谁手里握着枪杆子谁就有话语权,没有枪杆子维护的权力,那都是镜花水月,上下只是别人一句话的事儿,给顾其行灌输了这个念头之后,李大成也斟酌了一下行事的法度,京师不是津门,谁也不可能一言九鼎,哪怕是那老娘们。

沙俄出兵东三省,应该不会继续在京津一带开打,现在吃下东三省,对他们来说更重要;英国人不会支持开打,这关乎他们的在华利益;其他的国家无所谓;唯一让李大成忌惮就是小日本了。

三十万人的振威军,莫说一日一两银子的军饷,就是按照如今一月五两银子管吃住的标准,三十万人一个月的消耗也在二百万两银子以上,一年就是两千四百万,这样的军费朝廷承受不起,与其养着振威军不如早日裁撤掉,湘军、淮军都是经历过这事儿的,这事儿也是定局,没什么可商量的。

打又不打,退又不退,对洋鬼子来说是折磨,但对京师的折磨更甚!

几十万难民奔赴山西,山西那边也养不活这么多人,这样一来多半人都要忍饥挨饿,弄不好就要被饿死,别指望这个时候,朝廷会大规模的赈灾,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朝廷会管几十万百姓的死活?

真正能控制京师局势的桂顺,也是拿出了死不要脸的劲儿,弄了一辆大马车,吃住都在车上,天天堵在贤良寺门口闹事儿,李鸿章行辕车驾中人,除了女眷跟李鸿章本人之外,没挨揍的不多。

“不妥?有何不妥之处?

津沽一仗死伤三十余万,困在京师还得跟诸洋鬼子耍心眼儿,李大成也很郁闷,这糟心的朝廷,这糟心的国家呐!(未完待续。)

若是要打,振威军精锐着日俄军服,这两国自然不会犹豫,直接就会开打;若是不打,即便振威军向联军营地开枪放炮,他们也会隐忍的,试探,主要还是试探日俄的态度,其余各国,即便要打,也不会在一时三刻之间开战。

主导津沽战事的李二神将死了,谈判桌上貌似又有谈下去的可能了,第二天下午和谈再开,谈到晚上依旧是狗屁倒灶,啥有用的玩意儿也没谈出来。

面对泼皮无赖的样儿的桂顺,李鸿章也是无奈,这事儿谁让他赶上了呢?

“不妥?

难民粮食逐日递减,将李二神将遗骸。装入铁棺之中,置于通州八国联军阵前,有些事儿咱们也要看看风色的。”

津沽一战,吃亏最多的就是小日本,不服输,就得上阵死磕,攻守双方的火力差不许多,振威军这边虽说准头差了一些,但占了守势,津沽一战之中,撂下人命最多的就是小日本了,三五万之数,怕是得有。

京师局面貌似稳妥了,被留下主持京中大局的荣禄,匆匆启程奔山西去了,留下庆王与李鸿章继续与诸洋鬼子在谈判桌上扯淡。

听了听大概的局势,李大成觉得还得再加一把火,就这么等下去,不用洋鬼子进军,百多万张嘴就能吃垮了京师,走,怕是许多人都不想走的,想要解决京师城外的几十万难民,唯有大规模迁徙一途,不然他们恐怕想要回的是津沽一带。

中日开战,李大成是不怕的,怕就怕现在津门的小鬼子玩狠的,不要命的打京师,那样一来,战争的脚步就要继续下去了,耗死小日本是时间问题不假,但现在的大清能不能耗死人家还是两说呢!

“嗯!我觉得也是,你说这京师再乱一下,洋鬼子会应允吗?”

那时节太后恐怕是难以回銮的,这个罪责,振威军担不起,贝勒爷一样担不起。

难民太多,洋鬼子的态度不明,慢慢试探一下,看看各方反应才是正理,这也是李大成不愿意从政的原因之一,做事畏手畏脚太过娘气了。

抬棺寻衅,只怕不妥呐!”

“嗯!假死之事呢?”

战争总要有其目的性,打津门、南方、山东,小日本屁都得不到,不若跟老毛子抢东三省,这才是利益所在呐!

撤湘裁淮,才是贝勒爷的软肋所在!”

“已经有说书人,在传唱津沽战事了,多半人都是当做热闹来听的。”

听了李大成的解释,顾其行也是额头冒汗。这事儿委实是短视了,现在不动,将来就要动乱,振威军终是以壮丁为主的军队。一旦变乱,麻烦就是桂顺这个贝勒爷的,处理不好振威军的事务,桂贝勒能安稳才叫怪事呢!

“二爷,难民口粮,以谣言为妙!

听了李大成的话,顾其行这个师爷有些拿捏不定了,振威军该做的事儿,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该如李二爷之前所说,不理政事韬光养晦,难民之事,自有朝廷解决,振威军越俎代庖,不妥!

津沽一带,近期怕是很难住人的,回去再回来,很容易让鼠疫爆发,最起码冬季之前,这些人是回不去的,挨过冬季,至少还要五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谁也养不起这几十万难民的。

“嗯!与我想的差不多,老顾,你说洋鬼子会让我们将几十万难民转到东三省一带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