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铁棺寻衅(上)(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15 字 8个月前

几十万难民想要活命,只能北进东三省、蒙古,这也与李大成的一些谋划相合,关键,现在还是缺个由头呐!

出动。就意味着战争,开战必然再败,东三省那边虽说没有过来正式的公函,但沙俄那边怕已经占了不少城池了。

各方有各方的诉求,想要让他们一时三刻之间谈出点什么有实效的东西,也难!

作为官场争斗的幕僚,顾其行是够格的,作为权臣的幕僚。顾其行不够格,他不知道权柄在何处,在这一点上,桂顺比顾其行看的明白,振威军才是桂顺的权柄所在。其他的东西都是虚的。

“城外难民如何?”

要打就只能在山东打了,但山东还有德国鬼子,人家现在也不是吃素的,小鬼子敢不敢打还两说呢!

丁戊奇荒尚在眼前,那场灾荒,饿死千万、流民千万,谁见着朝廷大发慈悲了?

“尚有百余万石,喝粥,足够两三个月敷用!”

往北是山海关可以入关。往北也可以抄了通州八国联军的后路,也可以在北上的途中,借道长芦,断了津门日俄联军的后路。

老顾,两月之后,难民必乱京师,振威军想保京师,须以屠刀相向,几十万人呐!

“乱?还要怎么乱?”

前军打京师,后军由海路增援,这样的战争,大清是承受不住的,只要暂时止住了兵锋,以后小鬼子想打就难了。

但能动归能动,怎么动却有讲究的,京师的人员,西进是可以的,北上,怕是容易惹出麻烦。

“二爷,其行短视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知会李大憨,让他选悍勇之人,着日俄军服,抬棺寻衅,老子倒要看看那些洋鬼子的底限在哪?”

能控制京师局势的桂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这股死不要脸的劲儿,一个人若是没了底限,谁能不怕?更何况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桂顺呢?

“记住喽!军乃权之依仗,无军则无权!

洋鬼子有的是轮船,从南方甚至国外调来粮食轻而易举,京师就不成了,东三省战乱,蒙古还要内地接济粮食,甘陕一带路途遥远,陆路运粮,损耗太大、费用太高、耗时太久,靠不起的是京师百姓,是振威军,谁他妈知道,这是不是八国联军的计策呢?

谈判桌上自然可以无限期的拖延,可京城的包袱不丢掉是不成了,但是津门有不知数量的日俄联军,通州一带有两万余八国联军,迁移百姓亦或是解运粮草,对振威军而言,都是很大的难题。

李大成有了主意,顾其行补充就很容易了,难民之事属于国事,办好办差都无所谓,这事儿怎么办都是好办的,可寻衅于八国联军,这事儿不好办,一旦玩砸了,就得开战呐!

“津门如何?”

天津是个要冲,列国洋鬼子不会纵容小日本胡来,东三省?小日本想去,但老毛子不许呐!南方?那小日本就是找抽了,英国人不会坐视。

“京师存粮几许?”

“二爷,此事……”

“据闻尚有存余之人。”

朝廷运转,还是那句话,即便主官死绝了也能正常运转,看似安稳的京城局势,其实极不安稳,津沽一带迁到京师的难民,足有京城人口的两倍有余。现在的京城,也算是个世界级的大都市,百万人口可不是虚言。

谈判桌上,李鸿章在陪着诸洋鬼子扯犊子;贤良寺外,桂顺在陪着李鸿章扯犊子;病榻上的李大成,因为逞强的缘故,伤情也起了反复,足足昏睡了两天,精神才好了一些。

资源、土地、利益,小日本想要的全在东三省,所以才有日俄战争,现在打不打,就看小日本理不理智了。

“老顾,和谈的事儿如何了?”

“这事儿怕是很难!

裁撤之后能保留一两万。至多两三万,这就是李大成要留一两万旗人的缘故,这支兵力才是桂顺的班底,其他的都要裁撤掉的,将来裁撤振威军也是很大的一桩麻烦,如何裁撤都是桂顺的差事,朝廷不会去得罪振威军的兵将,有些麻烦必须在老娘们没有回来之前解决。

大几万人马的统帅,任谁也不会看着几十万人在自己身侧自由的行动,现在虽说已经进入议和阶段了,但战争仍旧是存在的。

振威军三十万人,朝廷养不起。却丢得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呐!

“断了难民粮草,大军准备再战!”

“暂时还饿不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