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如此人如是(五)(2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1976 字 8个月前

给东三省的湘淮旧部发一份抗俄檄文;请旨太后,勒令山海关的宋庆,不得放任何一支溃军过山海关。”

跟李鸿章这样的老鬼玩心机,李大成有败无胜,他是怎么败得,李大成无心解释,现在他想要的是李鸿章的表态。

“老李,你的病!身后事!”

灭族!灭了一个封疆大吏的阖族!长顺被刺杀一事,跟增祺的遭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之前洋鬼子登陆大沽。让主战派失势了,增祺阖族被杀绝的大案一出,许多主和、主降派的官员,都畏缩了。

再有就是山海关的宋庆。他听不听中堂大人的话呢?”

“小老弟,好本事!

“中堂大人在说什么?咱真是听不懂,咱们劳心费力,还不是为国为民吗?没有谁服谁一说!

老李来低头了!”

李鸿章口中的大清是一个即将腐朽的大帝国,而桂顺口中的大清,却是一个充满变革味道的新帝国,是列强眼中东方世界的另一个沙俄,最关键的还是诸列强稳稳的掌握了这个大帝国的债权,这里面的利益,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

“明白了!

易地而处,今日之事。若是他李鸿章来处理,断然不会让李二神将这么难堪,既然要和好了,一笑泯恩仇也就是了,但李二神将不是这样,出手凶恶呐!若不是来的时候服了参汤,只怕他要被这位李二神将,活活的羞死。

“这老李,可惜喽……

“老了!不服不成,过些天,若贝勒爷有闲暇,可去贤良寺找我。”

庆王父子被街面上的泼皮撂倒,李鸿章再一倒,京师的局势也变得有些微妙了,桂顺虽说频频接触各国使节,但明面上的表态,一直没有,这也吊住了许多人的胃口。彷徨之中,许多朝臣也开始各展手段接触桂顺这个新贵了。

自个儿的身子骨还成不成,李鸿章也最是清楚,只怕大限要到了,即使能挺住,也就一年的功夫了,拖他是拖不过阎王爷的。

“没有利害干系,自然说话算话,有了利害干系,说了不算也是平常。”

“小老弟厉害,老李就是不知道败在了哪里?小老弟能否让老李败个明白呢?”

思索了一下,李鸿章知道自己这一刀是避不过去了,索性就耍起了光棍。

桂顺用几次密谈,毁了李鸿章的谋划,现在英法美德四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准备将沙俄挤出谈判桌了,至于其他几国,打酱油的而已,即便赔款。也只是略微表示一下而已,他们想要在大清赚上一笔,可以!派兵来,打服了大清再说其他。

而桂顺背后的大清朝廷,却充满了朝气,以变相的战争赔款修建一国的基础设施,桂顺口中贯穿南北的运河,纵横西北的铁路网络,不仅可以给大清朝廷带来不菲的收益,也能进一步扩展诸洋鬼子的在华市场,这才是根本。

“简单!

桂哥,趁老李还活着,多跟他学些手段吧?老李的时间怕是不多了!”

这样的答复,不是李大成想要的,表态,什么是表态,这要当面锣对面鼓的。

李鸿章病倒。沙俄的使节们傻了眼,因为仇视桂顺的缘故,他们一直对桂顺敬而远之,因此桂顺也不待见老毛子,这两天。老毛子的使节想要接触桂顺,无一例外都被撅了回去,等着他们可不仅仅是颜面扫地,而是东三省即将到来的噩耗。

寿山死节,长顺、增祺都被你杀了,如今主战的晋昌正在主导东三省的大局,与老李没什么关系吧?”

虽说打败了李鸿章,但李大成并没有什么成就感,外贼入寇之时还要内斗,这是混蛋干的事儿!

“没关系么?淮军精锐,在东三省有不少吧?东三省的汉军旗,以及很多民团,用的是不是湘淮两军的将领?

若说低头,也该是咱们低头才对,中堂大人您毕竟才是和谈的主官嘛!

当夜,老李就差人送来了檄文,措辞虽说柔和,但也算是份不错的檄文,只要通过电报发到东三省,老李的差事也就做完了。(未完待续。)

小老弟,说说吧!老李是如何败得?”

没人出声,也就给了盛京副都统晋昌机会,对抗沙俄,无论是晋昌还是东三省的残军,都没有这个本事,收缩防御,鼓励民团对付沙俄,晋昌还是能够办到的,东三省的变局,也是许多人喜闻乐见的,当然老毛子除外。

看着对面面带潮红的老李硬气的说着求和的话,李大成笑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这口气,憋得不轻吧?

老李服了!

李大成点出了李鸿章的病,直接让老李变了脸色。短暂的交手之后,李鸿章也大体看清了李二神将,这人的本事儿虽说不小,但心胸却不阔,说他是睚眦必报也不为过。

桂顺的法子,李鸿章也清楚,桂顺许出的那些东西,也不可能挽救大清,若是能救,他的洋务早就救了,换汤不换药而已,这次诸洋鬼子怕是又被李二神将给坑了。

隐忍、赔款,诸洋鬼子反而看不起你;一定程度的反抗,长远的经济建设计划,就是李大成给诸洋鬼子的一张画饼;李鸿章身后的大清朝廷岌岌可危,沉重的债务负担,足以压垮这个东方大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