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中医崛起(下)(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6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惊异于泽被苍生四个字,能从李二神将口中说出,李鸿章听了就是一愣,想要富国强民,这个李鸿章不能否定李二神将,但泽被苍生四个字,谁都有资格说,唯独这李二神将没资格说。

为此,他又跑了一趟贝勒府,李二神将太难以捉摸了。老李只怕那李二神将心里又憋着坏呢?

“小老弟,你也不能昧着良心做事儿呐!此前药材大卖,朝廷可收过你一分银子的厘金?”

大清拥有的东西不多,而大清要学的东西却不少。几十万学童,将来就是几万、十几万夯实国家基石的人才。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养不起?小老弟,一剂活血解毒汤不过五钱重,却要三两多银子,大清药市一年的大苦大寒药材,何止百万斤?

小老弟,你心里都在想什么?

齐鲁医府,事关中医崛起,也关乎一国之地位,国人之尊严,老子至今为止还没卖过国呢!”

“富国强民、泽被苍生!”

李二神将是个能成事的,南边药材大卖之余,不忘建造医府,对此李鸿章也是佩服的,但佩服归佩服,该下套的时候,他也不会留手,近些年大清灾荒连连,卖儿卖女的事儿,在大清各地寻常可见,若财大势雄的李二神将,能多担待一些,也算是一桩惠政。

当听到李大成说出,要学西洋科技的时候,李鸿章就释怀了,这事儿不错,眼光算是长远。

筹划齐鲁医府,也能看出李鸿章的本事,钱不用他老李出,他自然敢胡咧咧,大清的权贵精英阶层,逃不过立德立功立言这六个字,建齐鲁医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中的利益,对中医名家们来说也是不可抗拒的。

“哦……明白了,小老弟的用心良苦呐!

“小老弟,此次和谈。借款要用的第一处所在就是运河,此事太后已然点头,漕运一开,山东经略五七省的粮食。这事儿不是你谋划的?

祛瘟堂所售药材,至今不过十万斤之数,若是全部卖完,金山银海呐!

“聚众几十万,朝廷难免忌惮!”

嗯!算是不错,可以!”

和约即将签署了,至和约签署、洋鬼子撤军这段时间,李大成也帮不上桂顺什么忙了,一旦洋鬼子撤军,老娘们就要回銮,这个时候呆在贝勒府,就不怎么合适了,有些人还是要防着的。(未完待续。)

“嗯!小老弟的说法不错,该有,小老弟这边有个什么说法呢?”

你问我粮从何来,是在说笑吗?”

齐鲁医府,李大成自然不会让他垮掉,不说中医的作用,打仗总需要军医的,没有军医,就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为了振威军,李大成也不会让齐鲁医府胎死腹中。

当然,富国强民在前!”

“怎么?老子没资格说吗?”

定下了齐鲁医府之事,中医的崛起,也就成了十拿九稳的事儿,将医府放在微山,李大成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微山一带也算是他的一个大本营,家乡的父老都在那边,医府建立之后,微山周边也会成为一个特别的所在,做起事儿了也会方便很多。

老夫纵横三十年,看不明白的年轻人一个也没有,你李二神将是独一份儿!”

这也是老李心中的一个惆怅,怕只怕李二神将拿着齐鲁医府做幌子呐!

接触至今,李大成办的许多事儿,老李也亲历过,默默的回想一下,李鸿章也被吓了一身的冷汗,这李二神将太妖异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演了这样一场大戏,心智之高令人心悸啊!

“哼!这个你不必担心,老子说话做事,还是有原则的,说是建齐鲁医府,老子就一定会将他建起来,谁挡道儿,老子杀谁!

“哪个说过用商家的名义开?

不过半年的时间,李二神将一路走来,害了中外成百上千万条性命,说他是涂炭生灵也不为过,他说泽被苍生这四个字,恬不知耻啊!

不说别的,建齐鲁医府这事儿若是成了,若真能造就几万名医出来,小老弟可以勉强算作是泽被苍生了!”

“这么大的学府,总不能以商家的名义开吧?”

津沽血战,只是你的幌子,借战场生瘟,以瘟疫退敌,拢南方药材,示好与列强,换枪炮强军,借列强之力强我中医,借中医之力培养洋务人才,这一个圈子下来,我大清占了天大的便宜啊!

“老李,你可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此前药材换军械,老子要过朝廷一分钱吗?”

即便养得起,山东地少人多,粮食本就不足,多几十万人,就是多几十万张嘴,就是有银子粮食何来?”

至于谁主导这个事儿,李大成更不在乎,谁出钱谁主导,而不是谁倡导谁主导,没了银子哪个又能玩的转医府呢?

这也是李大成的实话,想家财万贯,想侍妾成群,没必要玩这些,富国强民、泽被苍生,这就是他要做成的事儿,当然国是中国,苍生也是有范围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