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用我不成(三)(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76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要么说吗!这商机跟买卖都是逼出来的,李大成一句话,胶州府城之外就开了轰轰烈烈的挖坑工程,为了防备人来的太多,李大成接连在府城周边选了十多块这样的荒地,现在是窝棚,明年开春之后就变两层小别墅,气煞那些个看热闹的货!

“二爷,眷诚学的是土木工程。”

“所以二爷要建砖石码头?”

想要遏制德国人蚕食山东,海陆两线咱们都要与其争锋,塔埠头码头一建,胶澳的风光,就得被胶州府分去一半,即便有胶济线,不能控制海港,德国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呵呵……二爷说的不错,只是下官之前没见过这种样子的简易码头,不知该如何称呼了。”

听了二爷粗略的设计之后,詹天佑点了点头,这便于船舶停靠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为何要有弧度,他还是有些糊涂。

“二爷,这两个弧度的作用何在?”

“土木工程啊?那这学白上了,码头海港都分不清,还玩个屁的土木工程?

詹天佑来的速度很快,李大成接了老袁的电报不过十二天的时间,詹天佑就从山海关赶到了胶州府,杨士琦给两人相互引荐之后。李大成也不犹豫,直接就拿出了自己的码头草图,递给了一脸憨厚的詹天佑。

这也是无奈。因陋就简而已,若是有不对的地方,眷诚你也不要避讳,一定要说出来,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苦功。可不能儿戏啊!”

听了李大成的戏谑之言,詹天佑呵呵一笑,说了实话,简易码头多半是t型的,工型带弧度的简易码头,詹天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图纸。

冬天适合疏通河道,但不适合建房,李大成觉得,胶州府百姓聚集府城这事儿,也是有人在给自己下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会越来越多的,没有个解决办法,当人潮的数量超过胶州府的承受能力时,大冬天里没地儿住的人们,就会离开,一旦走了再召集也就难了,李大成李二爷的信义就丢了!

胶州湾乃是海防重地,在黄岛取石的时候,必须要顾及到海防,想必中堂大人那里有胶州湾的海防图,眷诚不妨参照一下。

虽说来的时间不长,但胶州府已经被李大成看做是根据地了,小小的一个临时码头,与未来的工程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以后这段时间,胶州府缺的就是物料,现在存下,不当大事儿的。

“无妨!事涉海防,即便是工时翻倍,甚至翻上十倍,也要以海防为主,胶州府官员的事儿,眷诚你就不要管了,我来管!”

“二爷,砖石何来?铺设铁路的碎石何来?

“眷诚,石材的来路,你不妨想的再近一些。”

来年建房的时候,只要建的坚固一些,就是十几处拱卫胶州府城的碉堡群。李大成的这些谋划,城里那些傻子是想不出来。

不能建房,李大成也有别的法子,靠近府城的地方,有一块荒地,大概五六百亩的样子,李大成到了地方,花了半天的时间,让人标记了一下,剩下的就是干活了。

詹天佑不愧是实干型的人才,听了这话李大成点了点头,差只差在了这国力太弱,束缚了人才的脑筋啊!

“呵呵……所以,我给杏城说,要三个月之内建成此港,眷诚,黄岛取石以及铁路的事儿,就拜托给你了。

几千人投入工作之后,胶州府城周边也热闹了起来,做小买卖的也多了。李大成到了胶州府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让这座冬日里的孤城,开始焕发生机了。

“眷诚,你说这是海港?你是留洋回来的,学的是什么专业?”

荒地的选址。李大成这边也是有讲究的,避开了几处河道,这十几处地方,正是胶州府的空门所在,有了这十几处住宅区,胶州府城就多了延伸至城外至少五公里的外延阵地,推出五公里之后,一般的火炮就不能炮击府城了。

五六百亩,四十多万平的地方,登去一大半的道路占地,至少还有二十万平左右的居住面积。三平一个人,可以住六七万人,挖出的土方也能用在建港之上,不够李大成手里的荒地多的是。再挖就是了。

杨士琦代詹天佑回答了李二爷的问题,这位李二爷可真是能得罪人,人家是来帮忙的,您能说话客气一些吗?

“黄岛?二爷下一步可是要在黄岛建港?”

眷诚来的时候,也看过胶州一带地形,若要取石,最近就是艾山,但艾山乃胶州名胜,毁于取石却有些可惜了。

见了李大成拿出的大异寻常的码头图纸,詹天佑并没有注意图纸的粗糙,而是对这异形码头产生了兴趣,至于海港一说,完全是出自官场的考量,为在场的两位大人留面子呢!

东南的铁撅山、大小珠山虽说可以取石,但路途就远了,耗费的人财物力数以倍计,再不就得北上取石,北上耗用的人财物力,比之铁撅山、大小珠山更多!”

“再近一些?除了艾山,没有再近的了!”

冬天不能建房,还不能挖坑吗?离开了海岸线,挖下去三五米才能出水,挖一个两米深的坑,上面弄上屋顶,可比一些草屋暖和多了,只是多少有些潮气而已。

胶州府一带已经有了一个海港,德国人于建港有其独到之处,眷诚以为塔埠头还是应以木料为主,这样既省时省工又能在资金上节省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谋划建港的物料,这事儿也有些超出了李大成的能力范围,大体的物料,不外乎原木与条石,但用什么规格的,李大成就不清楚了,不清楚没关系,市面上有什么样的就要什么样的。

先有胶澳海港,后有胶济铁路。这山东的货物流通,就要被德国人扼住咽喉了,一旦胶济铁路开通,胶州府的在鲁北的商贸重镇地位,必然要被胶澳与潍县所取代,借胶澳港、胶济线。德国人就会从商贸领域一步步蚕食山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