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用我不成(四)(1 / 2)

大时代1900 没落皇朝 2078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对付德国鬼子,李大成有法子。说津沽的事儿,李大成是在试探詹天佑呢!这詹天佑的本事不俗,他想挖清廷的墙角,一般留洋回来的,多半会接受津沽血战的事儿,而且还能引以为豪,李大成在赌大小,若詹天佑看不上自己这个屠夫,那招徕之事,就要黄汤了。

你詹眷诚一个远远不够啊!想必你十分清楚铁路修造的过程,修造铁路,勘察设计是关键,施工反而是其次的,听说你在关内关外修铁路,我只想你这次回去的时候,带上几百山东的好汉子,跟你学学如何修造铁路。

胶州府不是没有懂得修铁路的工人,胶济线,不正好可以利用一下吗?”

听了詹天佑的说法,李大成脸上的苦笑更浓了一些,这他也知道,德国人存在胶澳的胶济铁路物料嘛!可这事儿怎么开口也是个麻烦。

让你一月修好铁路,我也是有目的的,为的是胶济线为的是胶澳港,德国人的胸襟小了一些,在胶澳建这点东西还远远的不够,老子要帮他们建!

有了詹天佑这个专业的工程师,塔埠头建港的事儿,李大成也成了甩手掌柜,虽说詹天佑不是专业的建港工程师,但建造一个简易的临时码头,他还是力所能及的,过河的铁路桥,与建港也有共通之处,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应该难不住他。

一个月的时间,再怎么赶。也干不完的!

“全工段同时施工,几百万人齐上阵!

大清非是诸列强之敌,无奈,我与李中堂定计,假死脱身,以求诸列强坐下和谈,前尘往事不堪回首,津沽那样的血战,我不想再经历一次了,所以,我想在山东发展工业,壮我国防!”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二爷,塔埠头所需的土方太多,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来回两趟,一辆推土的独轮车,一车最多三扁筐土,塔埠头需要的土方何止千万车,眷诚以为,先开铁路为上,有了铁路,一天的运量足以抵得上数万人的劳碌。”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难民,从工程之中找到生计!

这么简单就成了,李大成多少有些呆滞,现在这时候的人就是实在啊!

冬天还好些,多半人手里还有些秋粮,一旦入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到了,没有生计,只要有一点灾劫,波及的人口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呵呵……咱这国太弱,我这心里太急,着相了吧?

如今胶州城的壮丁,大多也不会修造铁路,即便人员物料充足,这条双线铁路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二爷,两年之内如何贯通运河呢?”

“明白了!若是如此,只要有半个月的时间筹划,只要有五万以上的壮丁,只要物料运到了胶州府城下,二十天的时间,我可以修成这条铁路!”

没有这些,几十上百万人都要饿肚皮的!一旦来年还是灾年,饿死个几十万人,也就咱们一眨眼的功夫!

“别将军长将军短的。叫李兄弟就好,我比你岁数小,叫小兄弟也成,显得我年轻不是?”

“嗯!眷诚,我能用到你的地方太多、太多!

山东这几年灾劫连连,当然大清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灾劫多了,难民就多,什么是难民?无家可归、无生计可依靠的就是难民!不能在短时间之内,给这些难民找到生计,眷诚,你猜会死多少人?

随便解释了一下,李大成的脸色也郑重了起来,本想着用塔埠头码头给德国人下套的,如今詹天佑来了,用铁路下套,更好!

不说那个了,先说眼前的事儿吧!

若有那些灵巧的,你可以教教他们怎么勘察、设计,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微山建了一座医府,之后肯定会跟美国人进行学术交流,你是在耶鲁留过洋的,耶鲁有什么工业、工程上的高人、高徒,你想必是清楚的,撬他们墙角,这事儿你能干不?”

丁戊奇荒,你知道是什么吧?

胶州府筹集不到的物料,自然有南边的李大成给筹备,凿石的石匠,每一个村都有几个的,而且凿石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现学都学的会,让杨士琦责令巡抚衙门发一份起胶莱青沂四府石匠的公文,也简单的很,李大成开了口,杨士琦那边也就代袁世凯点了头。

前半段李大成还说的气盖山河,越往后这话说的越歪,听得詹天佑就目瞪口呆了,将学府之间的交流看做是撬墙角,这位李将军实在是……

为何我要假死求和呢?为的就是和约赔款!五千万英镑,三万万赔款,都用在了什么地方,都用在了运河、铁路、港口的建设上,在大清做这些,需要什么?需要海量的人力,有了这些工程撑着,咱们的百姓才不会大批量的饿死!

一个塔埠头,两个月完工,至少需要几十万人劳作,两个月的时间,我能给几十万人,一人几百斤粮食,有了这几百斤粮食,许多人就能挨过青黄不接的年月!

“血战一场,虽说有了个不胜之胜的结局,但我大清百姓也付出良多呐!津沽一场血战,百姓、拳民死伤三十余万,我之过也!

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拿着整个山东的三千万人口堆,你也要给我把这条双线铁路建好!

“二爷,您难为眷诚了!

铁路的修造,勘察设计是关键,铺设铁轨比修公路更简单,从胶州府到塔埠头,若是走直线,有一段滩涂要跨越,若是将铁路向西一甩,路基基本不用加固,直接铺设就好,虽说这样会多出十多里的路程,但没了路基的拖累,全路段施工,詹天佑觉得,二十天的时间足够铺好这条铁路了。

李大成自曝身份的目的是要撬墙角,粗粗的略过了血战、假死之事,他马上将话题跳到了工业上,工程与工业是不分家的,这样两人的共同话题才多一些。

“二爷,胶州府附近就有现成的物料,足够半条胶济铁路所需。一应铁轨、枕木、机车、碎石应有尽有呐!”

不提塔埠头建港这茬。我还在津沽得罪过德国鬼子,而且还是往死里得罪的,至少一半的德国远征军,被老子的人马弄死在了大沽口的滩涂上,几千人啊!这可是血海深仇,你想,我若去了德国鬼子那边,他们即便不敢杀我,还不得往死里挤兑老子吗?”

詹天佑不知道李大成的为难之处。看到了二爷有些为难之后,詹天佑就只能为他排忧解难了。

“李将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