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无论是码头还是铁路,对李大成而言都是临时的,具体怎么改建,要看以后的发展,或许依靠塔埠头港,那边的几千顷荒地可以变成一个工业区,那样一来,就要大建基础设施了。
“杏城,老子就是要在胶州给天下官员立个典范,自津沽战后,咱们可以与诸洋鬼子平起平坐了!
先卖给我物料,我让你们看看老子的手段!”
这些消息没有传的沸沸扬扬,胶济铁路以及各处矿场,大多都在停工之中,所余的技术人员以及护卫人员不过几百人而已,没有武装冲突。没有人传播消息,这事儿也就成了李大成跟胶澳当局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物料运输,先要装车,一列火车停在港口货场,花了一天的时间才装完货物,这个速度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詹天佑这边的码头支线二十天建造完毕,李大成直接下令振威军解除了对胶澳以及胶济路沿线的封锁,振威军还不足以震慑住整个德国,充其量也就能在山东威胁到德国的利益而已,这不算是秀肌肉,只能算是呲了呲獠牙而已。
“李先生,你在威胁我们吗?”
若胶澳的德国人想要尊严,合作自然无从谈起,接下来的事情就棘手了,想要再次慑服德国鬼子,就只能通过小规模的战争手段了。
这两种选择,对德国人而言,只能是对半开,之前的德皇太嚣张了,就冲那嚣张的模样,答应合作的几率就不大,但李大成给出的利益也是实实在在的,短时间之内修成胶济铁路,胶澳殖民地就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在对李大成而言,压服了德国鬼子更重要一些,有了二十天建成的铁路,有了振威军的压力,相信卢卡斯也会做出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决断,拧巴着来,吃亏的只能是德国人。
不信咱们就试试!
“就照我说的翻,措辞不妨激烈一些。”
剩余的八天时间,詹天佑带着不多的技术人员,吃住都在铁路线上,一点点完成了铁路的调整,十五天时间,百多万工时,詹天佑口中的胶塔铁路全线贯通。
你们的护路队,以后也用不着了,可以参照威海卫的英国人,建一支华勇营护路队。这个我来筹划,这批枪械,就作为护路队的武器吧!”
你若是觉着自己不成。让袁世凯来!”
有了李大成的命令,詹天佑那边进展很快,七天的时间,就将铁路所需物料。运抵了胶州货场,而德国人那边,却在经历着严冬,自津沽大战之后,德国人在山东全线受挫,铁路停工、矿场停工,胶澳唯一可以运转就只有运送物料的列车了。
礼送德国人回胶澳,不许德国人的铁路、矿场开工,这就意味着要开战啊!这样的责任,杨士琦是担不起的。
顺带买下第一辆火车,李大成坐着自己的火车,从胶澳回到胶州府城,回来的第一时间他就找到了詹天佑、杨士琦、齐世铎。
“没有路权、矿权,胶沂铁路对我们就没有意义了!”
齐世铎,聚集胶莱守军,将所有在胶莱境内的德国人,礼送回胶澳,胶济铁路以及沿线矿场,不许任何大清百姓为德国人出力,想要生计就来胶州府!铁路及矿场,你也要看好了!
这样吧!
等待装货的时间,李大成也在车站周围转了转,胶澳这边一共有六辆火车头,一百节拖盘四十几节车厢,若是好好谋划一下,十多天时间,运完所有物料,也是有可能的。
两人谈好了生意,付款在上海进行,来来回回几份电报,李大成轻松的就完成了付款的事儿。
算了,先不跟你谈这个,咱们先谈谈生意,修铁路所用的物料,你们卖不卖?
“二爷,这次修路,有太多取巧的地方了,真正修路比这个艰难一些,不过二爷说的全路段施工的法子,倒是给了我一个快速修铁路的好法子,只要会修路的人多一些,一年一条几百里的铁路,也不难修!
“好!好!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胶州湾里必然要建起防波堤的,到时候,咱们再正正经经的建设一番。”
“唉……算是吧!
之后的五天,詹天佑让重载的火车在铁路上来来回回,做完了最后的调整之后,胶塔铁路交工。
杏城,起胶莱青沂四府壮丁的事儿,你还得下一份政令,这次有多少人,老子要多少人!
回胶州,李大成要坐运送物料的火车,在码头货场见了堆积如山的铁路物料之后,李大成也在打着主意,可惜铁路这玩意儿,现在他还不打算玩,时间早了一些,等桂顺在朝中的位子再稳定一些,办铁路的差事儿还成,现在做,只怕南边的盛宣怀会坐不住的。
究竟怎么选,李大成不能帮德国人决定,他只能逼着德国人选择他指的路而已。(未完待续。)
“眷诚,组织一万壮丁,去胶澳装车,十天之内,将所需物料运抵胶州,铁路筹划的事儿,要赶快,十天之后,咱们奠基!二十天之内,铁路必须完工!
卢卡斯应了,李大成又加了一个条件。剩余的款项换步枪,别人或许没这个能力,但德清公司有,别说步枪了,就是军舰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