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粮食运来了。但卸不下来,李诚有心里的愁绪太多,再喝了两碗凉茶水,压了压浑身上下的火气,感觉事情没有做好的他,心里依旧忐忑。
南边找船不易,咱们这边的船,现在过来不顺风不顺水,而且冬季风大,没有一个船家愿意冒险来胶澳!
“那还不赶快发动人马?
“没什么劲儿了!这段时间按着叔的吩咐,一直在要洋鬼子的枪炮,他们的枪炮没多少了,价码一直在提高,棉布、棉纱这些东西,现在祛瘟堂也不要,要了运不出去,这段时间药材的买卖。冷冷清清!”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六是洋鬼子货船的运费。照着老毛子开的价格给,洋鬼子的货物,往死里给老子压价,运费他们要多少给多少,记住了!还是用药材抵运费!
“这段时间,我让人给你发电报,查问粮源的事情,这事儿你做的如何了?”
对了,用独轮车,这样可以!不用三天,今天一天就成,工地上本就有不少的木排,只要在最前端,扎一个供船舶停靠的原木码头就好,草垫、木板、门板,不用门板也应该够用的!
见李二爷一脸神秘的笑容,詹天佑又想到了粮荒的事儿,不等李大成开口,他再次开了口。
陆路一天平均两百石,海路一船。至少三五千石以上,至少千石以上的粮食,才能暂时解决一县的粮荒,小打小闹的陆路运粮。远不能解决粮荒这个大问题。
“嗯!塔埠头港,什么时候能用?”
留下了这么一句话,李大成带着钱老八连夜下了艾山,第一个找的不是别人,正是工程大师詹天佑。
看着大侄子李诚有喝下两碗茶水,气喘的匀和了,李大成这才开口发问。
看着李诚有因为着急上火溃烂的口鼻,李大成不仅不担忧,反而有些欣慰,这就是商路上的磨砺,经历过了也就有了经验,经商除了经验之外。沉稳也是很重要的。
听到李二爷的问题,詹天佑差点把刚刚咽下去的饭菜吐了出来,这位爷可真好啊!什么都是急的,塔埠头港离着能用,至少还得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就要用,怎么可能呢?
鼠疫的影响是长远的,药材大发利市、中医崛起,只是个开始而已,现在鼠疫对经济的摧残,已经开始显现了,鼠疫流行这段时间,洋鬼子那边出产的货物、粮食,肯定会积压的。
“这……
四是花钱买通了上海道的官员,让他们出面,以鼠疫为由,抵制洋货,这事儿只能做在嘴皮子上,不能做在手脚上。洋货该怎么进就怎么进,这事儿一定不能办差了!
若以药材的价格论,这趟运粮,运费的价跟粮价一样。”
李诚有那边也迟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到底大批的粮食什么时候能运抵胶州府,粮荒问题的根源,出在了胶州府,想要解决粮荒,也必须从胶州府开始,胶州府是鲁北的经济重镇,也是鲁北重要的货物周转枢纽之一,李大成现在盼的不是来自陆路的粮食,而是来自海路的粮食。
码头的事儿,你也要赶工了,这次是两船,我估摸着,十天半月之中,至少会有五六艘以上的货船要在塔埠头卸货,你可别耽误了整个山东的大事啊!”
“价格是和约定下的,咱们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还是原来那个价儿!”
“叔,咱们粮食有的是,从四川到苏松太,只要银子够了,多了不敢说,三百万石大米,轻而易举的就能沿江而下,只是水路到了上海道这路子就不通了,运河一段也只能走到清江浦,陆路运粮,比我这次运粮的耗费都高!
我又去找了轮船招商局,结果那边说是近期船舶修缮,开春之后才行船!
“叔,你这是要干什么?”
“两船,六万五千石!”
二是用洋鬼子之前给的棉纱、棉布做些文章,就说用人用了洋布、洋纱,惹了鼠疫。这事儿不要花钱雇人去做,让振威军的兵卒来做!
一旦国内无法调拨足够的粮食,李大成的措施也会仅止于增加一些饭钱、赈粮而已,他要保胶州府的百姓不难,但要保鲁北的所有百姓就难了,一旦粮荒在鲁北真正的蔓延开来,到时候他所能顾及的也只有参与塔埠头码头修建的那些人了,至于其他人,什么时候解决了粮源问题,李大成什么时候才会顾及他们。
“嗯!不错。六万石粮食,足以暂时缓解鲁北粮荒了!那咱们就更不着急了!
二爷果然有急智啊!眷诚不及!”
东北的这些粮食最便宜,可营口、牛庄、旅大的港口都封了,陆路运来耗费太大,眼看着这么多的粮食就在眼前,可就是运不出来!
“价格呢?”
“好!
派人南下运粮,这个更不现实,几万人南下,直接就会将鲁北的粮荒,扩展到山东。继而扩展到南方,许多时候,闹饥荒都是人为的原因,大举派人陆路运粮,也是弊端大于利益的。
“诚有,南边的药材买卖如今怎么样了?”
可码头的土路至少有五里长,人怎么讲粮食运到车站呢?
等这两船粮食卸完了,你还回上海,老毛子的这两艘货船,不妨再多给他们许些运费。记着!运费只能用药材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