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些人。李大成又在山东撒了一遍网,拢共收了三千余差不多的水勇,有了这些人,李大成又买了两艘价格高的离谱的九成新钢壳货船,这两艘货船吨位都在四千吨以上,是英国最新式的远洋货轮,在建造之初,这两艘货轮就有改造成运兵船的设计。
一边想着一边反省着,李大成一点点的在做着安排,实在不成就让护路队先顶一顶。然后再调动齐世铎的胶莱守军,跟这些人陆战。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夜没睡的李大成又纳闷了,这是要闹哪一出呢?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老码头货场的紧张气氛,并没有影响到塔埠头的繁忙景象,直到夜幕降临,前面回报,那艘货船依旧没有动静,难道是想夜战?
可想到护路队的怂样,李大成又有些气馁,现在的人心不可用,几炮下来,只怕胶州府一带的这几十万人,没几千敢于跟洋鬼子玩肉搏的,只有齐世铎的胶莱守军除外。
怎么算,李大成都觉得自己这边没什么胜算,这批人来的目的应该就是码头货场的货物,几轮炮击、一个冲锋,这些货物就会成为无主之物,一把火就能烧个干净。
因为鲁北粮荒以及胶州府运输能力薄弱的缘故,越来越多的鲁北百姓。也在向胶州府聚集,大量的货物囤积在露天地里,护路队也有了营生,而且人手也不太够了。李大成再次扩充了一下护路队的人员,从一万多人,扩到了三万有余,这次吸纳的人员,有不少是当年北洋水师裁汰的山东籍水勇,许多人都经历过正经的海军训练。
这些人,李大成给他们安排的职司,就是在海面上以及码头附近,盯着各国的船舶以及上岸的水手,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地方还在经历着鼠疫,谁知道会不会传入大清呢?谁知道有没有怀着诡异心思的人呢?
有心向胶澳的德军求助,可现在他跟胶澳的德国人是敌非友,或许这批人就是德国人请来的,想到之前卢卡斯一口气应下了自己的条件,或许德国人就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看着货场周围几乎一望无际的货物,看着渐渐泛红的东方天际,李大成的心里又有了希望,难道又是瞌睡来了有枕头?
对于粮价,李大成也在往极处挤压,一整船粮食的价格,不到运费的十分之一,但洋鬼子的船主们依旧乐此不疲,运粮食的活计太简单,而运费的收入太高,只要这样的买卖还在,三五趟远洋长途之后,就能赚一艘新船。
对此李大成也不禁止,山东有煤矿,但他手里没有煤,存下个几万吨煤,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坏处的,无非在他眼里,滞销的中药换成能用的东西才最靠谱。
想到这里,想到鼠疫的影响范围,李大成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找了一堆最高的货垛爬了上去,可海上还是有些晨雾的,想看到那艘货船不容易,看着东方太阳升起,驱散了海上的轻雾,李大成的心情跟今天的天气差不多,一片的敞亮,或许今天就能得到这鼠疫福泽之中最大的收获。
老码头货场这边还有两挺马克沁,可以暂时阻挡一下兵锋,借助大沽河天然的九曲十八弯,也能做临时的战壕使用,货场里的货物也是不错的掩护,只要他们敢近身,护路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过仍然以粮食、棉花为大宗,当然里面也不乏用煤炭这玩意儿蒙人的货,对于这些多半出自南方的煤炭。李大成这边给的钱也大打折扣,但再打折扣,运费、煤炭换成中药材之后,对于那些船主们来说也有赚头,对于短途运煤这样的营生。还是有不少船只乐此不疲的。
安排这些人的作用,很快就体现了出来,这天胶州湾来了一艘荷兰藉大型货轮,排水量至少在六七千吨往上,这船一进胶州湾,就被这些人发现了不妥之处,船上的水手,大多不怎么熟练,而且身上都透着一股子行伍的气势。
因为塔埠头这边停靠的船只太多,这艘船便一直在海湾里停着,六七千吨的船舶,应该到胶澳那边停泊的,这艘船不顾劝阻,硬要在塔埠头这边停靠,又是一个疑点。
消息传到了老码头货场,李大成也一下紧张了起来,就怕是成规模的海盗啊!最怕的就是一国正规军伪装成的海盗!
购买了船只之后,李大成也没让这些船闲着,在壮丁之中找了几千会水的,又找了几个翻译,他直接就把这七艘船打发到了海上,没什么任务,只是让自己学着开船而已。
等待总是煎熬的,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凌晨,那艘船都没有发起李大成想象之中的突袭,据探子们报来的消息,船上的人应该是在喝酒、唱歌、跳舞,彻夜的狂欢。
经过鼠疫之后,中药材在世界各地都很吃香,一整船的货物到了地方之后,作为运费的中药材,只有很少一堆,回程携带的货物种类有限,而且现在各处的自由港,对于外籍货船的进出,控制都很严格,这就催生了李大成期待的另一个生意,船舶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