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二爷口中的粮栈,与别的粮栈不同,咱们要占下山东粮市的,地主大户也是靠粮市发财的,咱们与他们走不到一路。
就走营口一带的内河吧!旅大,离着有些远,用内河船,悄悄的将这些货物卸下,具体怎么卸货,怎么储存,听英国人的!
山东一省。登记在册的百姓三千三百多万,一个百姓一年一石粮食怕是不够,三千三百多万百姓,一年需要多少粮食?至少三千三百万石,现在胶州府积存的粮食怕是不足三千三百万石吧?
这次交易与其说是交易,不如说成是一场施舍,英国人是高高在上的。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将大批军资施舍给了振威军。
“二爷,我以为还是当以山东为主,北方诸省,山东最缺粮食。
这段时间,胶州府积存的货物不少,你船上有不少掌柜吧?今天你下去跟他们商量商量,明天给我个法子。”
“不错!咱们是商人,还是要以利益为重的,但也不能忘本呐!
发展什么呢?为战争计,发展工业!怎么才能发展工业呢?人口、人才、土地、资源、技术,说到这些怎么也绕不过经济两个字的,经济是什么经济就是做买卖!
人力转运粮食,路难行是关隘,在此期间,咱们也可以用手中粮食来修路,商路于我们商家而言最是关键,山东的路好了,咱们转运货物也方便!
别人给的东西再多,也是别人的,这次与英国人交易,在钱财上英国人是占了便宜,但真正占便宜的还是振威军,若没有英国人的支持。三百多门炮,哪买去?
“叔,近五千万的买卖,您几句话就给定下了,俺这次算是开了眼界!”
咱们商人的衣食父母是谁?百姓!
人力运粮。路程越远耗费越大,从胶州府到鲁中鲁西,千里之遥,耗费不可计数,做粮食买卖,还得靠钱。以粮养粮的法子,固然可行,但咱们手里的这一大批粮食,就没什么赚头了。”
“叔,您上次让俺想的事儿,还没想明白呢!这事儿俺真没主意!”
这话站在商人的角度上看,无比的正确,但李大成想要的是整个山东的粮市,亏上一些无所谓的。
“哦……你以后就做这山东粮栈的大掌柜吧!
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这事儿不止在座的人清楚,许多人也清楚,这么说下去,只能是废话越来越多,有了两个抛砖引玉的,李大成也不想再听千篇一律的东西了,直接就将话头抛给了大侄子李诚有。
“都来了,说说吧,各自都有什么看法?”
战争只是手段而已,为什么要战争?李大成现在可以说是为了富国强民。战争能富国强民吗?强民或许有些作用,但战争与富国却是不搭边的,无休止的战争,只会损耗国力,想要富国,只有发展!
“二爷,咱们办粮栈,势必要与山东的地主们冲突,我以为,咱们的粮栈,要跟祛瘟堂的货栈一样,跟当地的地主一起来做。”
这次拳乱,正是因为山东粮食不足。胶州府积存的粮食,过千万石,多吗?于山东人口而言,不多!
“嗯!发个电报,让他去营口吧!快马加鞭!
众人坐好之后,李大成也不客气,直接开口发问。
大憨那边有消息吗?”
这次英国人送来的军资进东三省,李大成这边也没什么好谋划的,先存起来再说,之前运过去的军械,已经差不多够用了,这段时间以练兵为主,马提尼这样的枪械够用。
让李诚有去问计。李大成就是在谋划这样的网络,一张可以覆盖整个经济领域的大网。
得到消息,匆匆自东三省营口商埠那边赶回来的大侄子李诚有,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李大成没好气的给了他一个白眼,这算什么?
冬春少雨,货场上的粮食还能再存两三个月,咱们一边建仓一边从直隶、河南、陕西、山西一带用其他货物换取驴骡牛马骆驼,并在胶州府建造大车,等大牲畜多了,再开始转运粮食也不迟,有了大牲口,这粮食的转运费用就少多了。
以粮食换南货,再经胶州府贩卖南货,这买卖做的!”
胶州府辐射鲁东、鲁北、鲁西、鲁中,山东一带没有盐货管制,咱们开了粮栈,不仅能卖钱还能换盐,河南陕山乃至更北的蒙古,都是缺盐的,听闻运河要修整,有了山东的低价盐,咱们就能沟通北方财货!”
这个说法也不错,李大成又将这位给了高丹桂做副手,几句话的功夫李大成安排了三个职位,那边李诚有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这几位都是他手下的能人,这下可好,都被大成叔给挖走了,他这边就没人可用了。(未完待续。)
一夜过后,李诚有带着他手下的十几个掌柜,以及李大成的账房王茂斋,来到了老码头货场,看着除李诚有、王茂斋之外,一个个四五十岁往上的老掌柜,李大成就有些气馁,缺人呐!
这个说法高明,看了看说话之人,四十多岁,很精壮的样子,李大成点了点头,人才啊!
“嗯!不错,就是这个说法,你来做高丹桂的副手。”
一句话,就让高丹桂做了粮栈的大掌柜,下面的掌柜们,脸上也露出了希冀,这才是抛砖引玉。
“二爷,六爷的说法固然不错。但咱们是商家,商家就要快进快出快些回本,六爷的法子慢是一点,人力运粮却是最大的破绽!
“那个你要慢慢想,干一辈子想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