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奖金(2 / 2)

李婉贞之前曾跟着苏元扬到过水产公司几次,和程晖也有过接触,而且数量和单价已经定了的,只需要约定送的时间以及提前请好插株的人手。李婉贞办起来轻车驾熟。

牡蛎可以说得上是海城特产了,老叶和他朋友公司有规定不能收客户礼物,送点特产应该没什么问题。

隔天上午牡蛎采收和结算的事情需要李婉贞去跟船,苏妍就带着苏恺到山药地那边凑热闹。药材公司的来人很爽快,东西称完重装好车后立马付的现款,村长和其他乡亲送来的山药重量头天晚上就称好了,数据都在苏妍手里,送走药材公司的人后,苏元扬就招呼村长他们下午晚饭后到苏家喝茶,顺便把货款结给他们。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农场的账苏妍早整理好了,那五十亩的利润共和40万多,留下10万多作为明年农场的流动资金和成本,按之前说好的分成,苏家三兄弟平均每家分了10万。

村长之前和农产品公司谈好的山药单价是2元一斤,苏元扬和村长商量好,让村长家和一些村民家自种的也同时把山药起挖好,把小部分和苏家扬成色差不多的挑出来,在药材公司来收货前一天送到苏家农扬的地上去,到时一起交货。剩下的那些成色没那么好的再交给农产品公司。

苏元扬三兄弟加上陈日红陈玉梅,加上苏林他们五个作物地的负责人,然后苏元扬再请了二十个人,忙了整整一天,终于把地里的番薯给挖了出来并装包完毕。隔天称重装车,整整九万斤!

苏妍为了奖金倒是上了心。本来除了入学第一个月的月测她考了第一回来后,后面的考试她的成绩只维持在前三名(因为第一次月测后她发现原来第一名的要负责给错了的同学讲解考题,她怕麻烦),苏爸还在担心着是不是因为兼顾着会计的事情让她成绩下降了。这次期末为了安抚苏爸,主要也是为了奖学金,苏妍很认真地考了个第一名回来……

除了苏家三兄弟丰收,村里其他人家的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离过年还有一个月时间,整个村已经开始喜气洋洋的,连尘封许久的麻将桌都给搬了出来,过过手瘾。

挖的时候一组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把山药起挖出来,一个人去土装箱。

苏记请人接替李婉贞厨房工作的事苏妍早就和苏元扬商量过,他也早有把自家媳妇调到自己做统筹管理方面工作的意思,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不想她再这么累,另一方面他有时真是忙不过来。陈雪他也觉得可以,给她开了一千五的工资,陈雪自己也比较满意。李婉贞手把手教了一个星期后,陈雪开始了正式上岗……

再过个把月,这地上还可以种一季花生,倒是不浪费。

来年供应的问题也谈妥了。村长空闲下来后,就寻思着村里的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也要抓一抓。今年村里的集体收入也不错,于是经过村委会开始讨论后,设立了个奖学金的项目:从小学到高中,凡是考取第一名或被评上三好学生的,都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考上大学的更有助学金!

首先是番薯。9月下旬开始,番薯就可以起挖了。这十亩地的番薯,苏元扬是种来提供给老叶亲戚的蔬果公司的。起挖前就和老叶亲戚约好了派车上门的时间。但他们不分批收,而是想一批全部收走,所以苏元扬这边要安排人在前一天就把蕃薯全部挖出来,以便第二天一早就可以装车。

到了村长家,苏元扬小声地用同样的说辞说服了村长,以比今年价格优惠百分之十的让利,换取了农产品公司五年的合同。

到12月份的时候,包括第二季的圆椒,所有的收成都告一段落了。而且番薯地的接茬花生,玉米地的接茬青菜的收成得到明年,苏家农场的人终于开始空闲了下来。

苏家农场的那片沙泥地的确是很适合山药的生长,苏元扬随意选的这几棵挖出来的山药棍都又长又直又壮,对方看了很满意,开了每斤3元的价格。但村长家的成色差了点,他们不收。

和老叶朋友约定了十天后派车来收货,之后苏元扬请他和老叶吃了顿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海城,开始安排人手准备起挖山药。

收完番薯,苏元扬把挑选花生种的事情交给老二老三两对夫妻,自己带着李婉贞开始跟进新的牡蛎柱苗的事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