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传说不是传说!(1 / 2)

仙官 随轻风去 1877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叶行远站在墓碑之前,感慨万分。他也没料到这首诗居然能够惊动香君,想这才华满腹的美貌女子沦落风尘,却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只可惜最后青春年少时还是为情而死,一生之中又能有几日畅快?

只显灵不够,居然还当场献歌!众人不免又一次震动了,今天真真不虚此行,竟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数百年一见的盛景!

盛本其面红耳赤,没想到叶行远还有这种杀手锏,三言体例生僻已极,数百年来就没有名篇流传下来,仓促之间他哪里能够记得?

她的身形也渐渐消失在空中,雨住云收,太阳又露出了脸,除了湿润的衣衫和面庞,并没有什么改变。

一众读书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地瞧着叶行远,香君显灵,竟是为了叶行远的诗句!

香君显灵了!

“哪里有什么好!这诗格律不正,体裁随意,与山野俚歌没什么两样,岂能登上大雅之堂?”盛本其面色铁青,突然怒吼出声,打断了别人的说话。

他原本还后悔拿出这首诗引起太大的动静,但如今想来,此诗赠与香君,也不算是明珠暗投,能让她在九泉之下瞑目微笑,也算是完成了一桩大功德。

盛本其邀来的几人,一起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拼命贬低叶行远捧盛本其,不过说来说去,他们能够攻击三字诗的点也不过只是格律而已,然后就是用字浅显不像诗歌,再挑不出什么其它毛病。

“......西陵下,风吹雨。”女子的歌声悠然而绝,余音袅袅,绕梁三日。

一众围观群众到这时候还真有点迷糊了,这诗明明感觉是好的,但盛才子说不好,大概也有他的道理?

有人说,“如今细细品味,只有三字一断,才能体现出那种幽冷孤寂的感觉,不然五字七字都少了特有的韵味。叶贤弟作诗不拘一格,信手拈来,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日后必是诗道宗师啊!”

“多谢叶公子赠诗。”声音悠远,不知从何处传来。

不然也不至于这诗词格律还会弄差,做出这等打油诗,实在贻笑大方。照这样叶贤弟去考县试,也未必讨得了好,倒不如闭门读几年书,等学问有所长进再考不迟!”

又有人说,“原本盛兄的诗出来,我等还觉得绝妙,如今与叶贤弟的诗一比,却如萤火之于皓月,实在只能算是凡人之作,与叶贤弟的超凡神作,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沉默了好一晌,终于有老实人先开口,他琢磨了一阵,还有些犹豫,“叶贤弟这诗感人肺腑,我这人口讷,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好处......”

他顿了一顿,故意提高了声音,“我瞧叶贤弟你天资虽然不错,不过根基不稳,学问还不够扎实。

一有人开口,自然就有人心有戚戚,“此言甚是!我就觉得好,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

“幽兰露,如啼眼......”忽然又有歌声响起,环绕香君墓缕缕不绝,宛若天籁。

他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不以词害意,诗的魅力在于语言和格律音节,但又不可拘泥于格律音节,再说他这三字体也并非无有格律,只是格律的变化而已。

“叶贤弟,盛兄说的不会错,他是诗道名家,连之前县尊大老爷都曾说好的,你毕竟年轻,还可多学几年。”有人赶紧上来假惺惺地劝说,言辞之中,却还是扣死了叶行远的诗不好。

传说中,香君死而有灵,与城隍并受香火,虽然不入城隍庙中,但亦有阴神之位格。她一生爱才,死后也是如一,据说若是有人在墓前做出好诗,能得香君之赞,墓前必有异象,此后便能妙笔生花,写文作诗的灵气都陡增几分。

无耻之尤!叶行远早料到此人会倚老卖老,但也料不到他能恶心到这个程度。就他一个十年都没考上的老蒙生,有什么资格来在他面前说三道四?

可是万万没想到,传说居然在今天显现了,香君显灵并不是传说,而是真有此事!

别人虽然赏鉴水平有限,暂时说不出叶行远此诗的好处,但此时议论却都被这首诗吸引了去,盛本其的诗早被人忘到九霄云外。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两首诗的差别。

“纵使如此!你这诗鬼气森森,总不见好,你须改过了吧!”彻底没有话讲,盛本其也只有红口白牙,咬死叶行远这诗不行,反正此时此地诗道权威就是他,他说不行,还有谁敢说行?

这时候的舆论变得一边倒,盛本其几人只能呆若木鸡。正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终日大雁却被燕啄了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