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坟前赋诗(1 / 2)

仙官 随轻风去 1810 字 8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除了第二联是五言,整首诗四十六字竟然有六联是三字断句,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体例!其中大部分都纯为白描,言简意赅,并无一字提及情、魂,除了第一句之外,甚至没有提到“人”,却活生生将翘首以盼的香君形象勾勒了出来。

众人大声叫好,叶行远连表现谦虚都来不及就得了这个压轴的机会。

他也深得以退为进的法门,这时候当然要装一下,让人逼一逼再献诗。叶行远也知道这台词必然要被他抢了,并不在意,反正一会儿肯定有托儿来求着盛本其作诗,否则这也没法下台。

盛本其昂首挺胸,接过纸笔,一边运气灵气挥毫,一边高声念诵:

也难怪盛本其这种人都能够在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这个世界的诗词水平整体并不算太高,大概是文人更注重道德文章的关系。

嗤!火苗蹿起,词句化为青烟,袅袅上天,在空中盘旋,久久不去。

我寻思着,我与接下来的叶贤弟,都不用‘芳魂’‘红颜’‘薄命’等等俗词,翻出新意,或能博香君一笑?”

大多数人现在还沉浸在这首格律古怪的短诗带来的一种惆怅情绪之中,未曾反应过来。虽然看不懂格式,但总能体验到一种凄美迷离、孤独寂寞的感觉。

盛本其瞧着他,心中愈发得意,这雏儿想必是已经开始搜索枯肠,开始琢磨用什么老套的诗句蒙混过关。想着待会儿叶行远结结巴巴不成词句,众人嗤笑的场景,他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这是三字诗头?”有人吃惊,以三字诗头开篇,多为古风诗篇,质朴浑厚,当今世上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写。这叶行远居然不是老老实实写近体诗,还想玩什么花样?

“旧埋香处草离离,只有西陵夜月知。

叶行远也不多废话,诗会以诗词论高下,言语本是无用之物。他上台从盛本其手中接过毛笔,扯过一张白纸,略一思索便即落笔,当然也不忘了运起灵气。

他顿了一顿,不怀好意的目光转向叶行远,“我们今日诗会,赞颂香君,已有十数诗之多,如此重叠下去,只怕为香君所不喜。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如果在这里,将叶行远的文名打压下去,那县中贵人总该满意了吧?县试案首,舍他非谁?中了本县童生案首,按照科举规矩,下一步秀才功名自然也手到擒来。

他顿了一顿,口中吟诵,同时另起一行。

但对美的向往殊途同归,真正的好诗词又很快能传唱天下,诗人的文名也能够嗖嗖上涨。既是如此,他那些绝妙好辞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必然能够对他有更大的帮助。

叶行远一气写完这四十六字,轻轻搁下笔来,将诗卷在风中抖了一抖,信步走到香君墓前,轻抚诗词,叹息一声,缓缓投入燃烧的火盆之中。

“只是这诗......”最先说话的人左顾右盼,想等更权威的人先做出评价。

瞧不见叶行远的反应,盛本其有些遗憾,不过听到台下读书人们的赞许欢呼之声,他已经颇为满意。

词客情多来吊古,幽魂肠断看题诗。

沧桑几劫湖仍绿,云雨千年梦尚疑。

江湖风波恶,仕途路难行啊。叶行远颇为感慨,不过世上之事大多如此,既然要选这一条路,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家想拿自己当垫脚石,那也就不能怪自己踩着别人的肩膀。

这时候诗会已经拉开帷幕,有捷才的书生知道自己争不到后面压轴的位置,一早做好了诗文,抢先在香君墓前念诵,也算是给人留下点印象,否则到了中间,诗词一多,谁还能记得他们。

风为裳,水为佩。

西陵下,风吹雨。”

所谓矮子里面拔将军,与之前众人的作品相比,他确实立意更高,水准更佳,识货的读书人们赞赏不已。再加上底下托儿们的刻意欢呼,还引得不明真相围观群众都跟着一起叫好,更增盛本其的声势。

真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啊。叶行远瞥了一眼盛本其,心中叹息,这读书人忘了天理正义,只知道耍这种小手段,怪不得有几分才气,偏偏十年都考不上童生。本心已歪,如之奈何?

“叶贤弟,我抛砖引玉,接下来可就轮到你了!”盛本其在欢呼之中满面红光,转向身边的叶行远,言语之中已经多了压抑不住的挑衅之意。到了这时候,他已经不用掩饰,只需要等着瞧叶行远的笑话。

叶行远压根儿不管台下的反应,他胸有成竹,并无丝毫犹豫,紧接着又吟出并写下了接下来的诗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