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本其也早到了,他在下午的考试中后半篇胡乱成文,最后乌七八糟不堪入目,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一早便来看榜。他远远瞧见叶行远,赶紧低下了头,不敢与他目光相接。
周知县不免意兴阑珊,起身离去。看了叶行远的文章之后,他对其他考生的文章简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众人瞩目之下,周知县缓缓将叶行远的考卷放在面前桌案上,按在文章上的手却没有提起。他认真地读完了,读完之后,无言以对。
只能劝道:“那也不可让叶行远为案首,按规矩县试案首在府试必定取中秀才,岂不等于白送叶行远一个秀才?县试能中第二名,他就该谢天谢地了!”
以“破字诀”破了禁制,闹出好大动静,再写出这么一篇雄文,叶行远心中对此次的县试倒是有八九成的把握,至于“吊炸天”的后果,只有暂时不去想了。
“取大印来!”周知县突然吩咐道。等到大印被长随拿来,随即周知县手拈某种法诀,口吐真言,啪的一声,在叶行远的试卷题目上盖下大印!
本县县试,惯例是十中取一,这次两百余人赴考,童生的名额只有二十。小吏虽然故意放慢了速度,但是也很快就贴完,手中只剩了一张名条。
众考官恍然大悟,此事也有先例,若是在科举考试之中,某一位士子的文章神乎其神、天机玄奥,考官就会将其封禁,呈于翰林院或是阁部,乃至于御览。
周知县一字一句读着考卷中文字,神色勉强维持不变,因为这是他不喜欢的考生做出的文章。但心脏却跳动的厉害,握着考卷的指关节开始发白。
参加县试的考生,连童生都不算,能悟得什么别人难解的天机?诸位考官固然之前就知道叶行远在县里算个才子,也绝料不到他能写出这种文章。
可恨这周知县自己看完了,却不给他们看一眼,立即要将文章送京......让众考官心痒难耐,也许就此错过了人生的一段奇遇!
盛本其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叶行远的名字,也同样没有出现。
叶行远倒是优哉游哉,站在远处,也不急着上前。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第二日一早,朝阳刚刚升起,欧阳举人就派了家丁,送叶行远去看榜。
叶行远心中笃定,在路边吃了一碗馄饨当早饭,这才不紧不慢地来到县衙旁,瞧着一众衙役贴出榜单。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县尊老爷到底想干什么?众人疑惑不已。
说实在的,这种文章放在县试,简直就是在欺负人。与其他试卷相比,如同泰山与小石子的差距,甚至更大。
周知县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但黄典吏并没有走,对周知县道:“如果叶行远文章出色叫老爷为难,那取中叶行远也无妨,让他做第二名,足以交待了。”
周知县之所以久久不开口,是担心自己一开口就骂大街,毁了威严形象。这篇文章的冲击力就是这么大。
“出来了!出来了!”眼看县中吏员拿着榜文和童生的名册条目出门,一众考生都激动起来,一个个如待宰的鸭子般伸长了脖子,探头探脑看刚贴出的名字。盛本其也按捺不住,丝毫不顾及自己才子的矜持,拼命挤进了人群之中。
县试的名次向来是由主考官,也就是知县大人独断乾纲,这是朝廷赋予的权力!但是此时此刻,周知县却感到自己的权力被侵夺了!
进士之位,全国三年只有不足百人,乃是万中选一、甚至十万中百万中选一的良才。所以得进士出身之人,号称清流华选,成为了真正的“天下人”。
周知县并未停手,在以本县官印封禁之后,又从怀中掏出自己的进士私印,略一摩挲,又是啪的一声盖了下去。
盛本其瞧着那三个字的名字,喉头咕的一声,双眼发直,突然间蹦了起来,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我中了!我中了!这一次的案首是我!是我!”
不过这一般都发生在会试之中,偶然在省试也有发生,在府试之中那是百年没有一例,至于最低级的县试,更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
小吏回头对众人微笑,终于将最后一个名字,也就是本次童生的案首贴上了榜单。
一众考官看到这等状况,也纷纷见猎心喜,想要挤在周知县旁边观看。但碍于官场体面以及县尊威严,不要凑上去扎堆,只能先忍着。
叶行远娓娓道来,他写下的文字,仿佛是天机触动,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更像是天机借着他的笔,将这经典文字展示给世人。
别的考官没看到叶行远的文章,不知该怎么安排叶行远,便一起交给周知县。等周知县定好最终名次,就可以立即发榜了。